金湖法院為農民工送上“護身符”
作者:伍曉偉 發布時間:2009-02-12 瀏覽次數:620
本網淮安訊:春節過后,金湖縣數萬農民工陸陸續續走出家門,開始新的一輪勞務輸出。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該縣外出的農民工手里多了一份由金湖法院為他們量身定做的“便民服務卡”,從法律和維權的角度告知廣大農民工,勞務擇業應當注意的事項、如何在簽訂勞動合同時規避勞務風險、怎樣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等方面的方法。這是金湖法院今年推出的又一項為民、便民、利民新舉措。
近年來,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大舉外出,有關農民工勞務糾紛案件也逐年增多。08年金湖法院共審理各類勞務糾紛案件340余件,從這部分案件的案由分析,有的是農民工盲目外出,急于找活干,輕信“路邊”職介廣告,結果上當受騙;有的是用人單位損人利己,與農民工簽訂“不平等條約”,勞動合同成了農民工的“賣身契”;有的農民工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知道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往往采取集訪、鬧訪,向政府部門施壓,甚至做出一些出格的、違法的事情。
為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減少勞務風險,切實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該院急農民工之所急,想農民工之所想,組織人員對近年來審理的有關勞務糾紛案件進行分門別類,摘編成“便民服務卡”,采取“以案說法”的形式,告知農民工勞務擇業應當注意的事項、農民工的權利和義務、如何在簽訂勞動合同時規避勞務風險、怎樣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以及依法維權的渠道和方法。為便于服務卡的發放和廣大農民工領取,該院將打印好的近萬份服務卡,于春節前分發到全縣各級團委、婦聯、各鄉鎮勞務輸出管理辦公室以及職業培訓機構,委托其代為發放。
金湖縣金北鎮王書珍、潘緒芹等幾名女青年原先在本地一家服裝企業上班,因為企業不景氣薪水少,幾人一合計準備年后結伴到蘇南找份工作,但又怕去了人生地不熟,會吃虧上當,猶豫之時,村婦女主任向她們送來了“便民服務卡”,幾人一看都樂了,齊聲夸贊:“縣法院想的正周到,有了這份‘便民服務卡’就像兜里揣了一張‘護身符’,再不用怕這怕那了”。
金湖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文說:“農民工相對而言是個弱勢群體,工作很辛苦,掙錢不容易,發放‘便民服務卡’既是為農民工辦實事,讓她們平安外出,勤勞致富,體現司法為民,同時通過便民服務增強農民工的自我保護意識,最大限度的減少勞務矛盾糾紛的發生。每張‘服務卡’上都印有我院的電話號碼,農民工遇到法律問題或發生勞務糾紛,可以隨時與我們聯系,將不遺余力為其排憂解難?!?SPAN lang=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