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臉上長有一些斑點,市民女士到美容院做“點斑”美容,沒想到美容不成卻被毀容,點斑后錢女士的整張臉出現紅腫現象。日前,記者在江陰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看到了帶著口罩的女士。

 

美容點斑,造成化學性皮膚灼傷

 

家住江陰澄江街道的女士看到周圍女友紛紛做“點斑”美容,羨慕之余也想試試。年前,女士選擇了一家美容院做點斑美容手術??尚g后不到半個月,女士發現臉上皮膚紅腫起來,她趕緊前往美容院咨詢,但美容師稱這是正?,F象,紅腫會慢慢變淡。

可兩個月過去了,女士臉上的皮膚非但沒有好轉,紅腫皮膚的覆蓋面積反而擴大到了整張臉,女士不敢再拖,趕緊前往上海醫院檢查。醫生看后斷定女士臉上皮膚已成化學性灼傷,目前不宜采取任何手術,須觀察六個月后再決定采取何種補救措施。可以肯定的是,女士想恢復“點斑”前的容貌已經不可能了。

 

“我現在生不如死,我的孩子都不愿意和我一起逛街了”,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女士后悔不已。

 

備受煎熬,患者將狀告美容院

 

“那你有沒有和美容院協商過”,記者問道。

 

女士坦言,她去上海檢查花去醫療費3000多元,回來后,她就去那家美容院進行交涉,不料美容院的人不僅拒絕賠償,還繼續游說錢女士接受他們的美容她們說,只要我繼續在那里美容,臉上的紅腫會完全康復。

 

可已經上過一次當的女士哪里還敢繼續“美容”,“這張臉害的我連門都不敢出,我現在已經失去了工作,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身心備受煎熬”,談及現狀,女士淚如雨下。

 

“我要回去收集證據,揭露這家美容院的真面目,給自己討回公道。”說到接下來的打算,女士表示將來法院起訴這家美容院,她不想有更多的人受害了。

 

法官提醒,美容需謹慎

 

在美容服務糾紛中,消費者可以通過三種訴訟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即可以選擇依據民法通則和人身損害賠償的相關規定提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也可以選擇依據合同法主張美容機構在履行服務合同中的違約賠償,或選擇適用消費者權益法主張欺詐的雙倍賠償。三種手段各有利弊,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訴訟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法官提醒廣大愛美人士,美容有風險 選擇需謹慎。當前美容服務行業普遍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美容服務價格的確定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二是以免費、低折扣等各種優惠手段誘導消費者消費,三是沒有正規的醫療美容資質進行違規操作。為此,廣大消費者在選擇美容服務時要做到“六要”:要看美容機構資質;要看美容師資格;要看美容設備狀況;要簽訂美容協議;要檢查化妝品的標識;要保存有效消費憑證等,以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