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法院要把“五個嚴禁”錘煉成“鐵規”
作者:葛寅 發布時間:2009-02-03 瀏覽次數:682
本網淮安訊:最高法院制定實施的“五個嚴禁”,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以此為契機在法院系統無疑掀起了一場“廉政風暴”,對于加強司法廉潔、促進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但也有人認為,從以往解決問題、落實規定(禁令)的經驗教訓看,尤其要注意克服這樣三種傾向。
一要克服護短遮丑的問題。司法不廉潔的問題固然有其隱蔽性、漸進性,但相當部分并非領導不知道,而是投鼠忌器,怕抓了引火燒身。有的怕揭露下屬的問題,毀了單位的聲譽,損了自己的政績,誤了自己的前程;有的怕查處別人的問題,弄不好帶出自己的問題,結果姑息養奸,使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一般性違紀問題發展成嚴重違法問題,群眾意見越來越大。落實“五個嚴禁”,“內因”還是關鍵,既需要外部的監督,更需要各級法院自身的“自凈”能力,要站在對黨的事業、人民利益、法院建設和干警負責的高度,對本單位的問題絕不姑息養奸、網開一面,使守護公平正義的地方最講正氣。
二要克服寬上嚴下的問題。堅持法規面前人人平等是重要的法治原則,也是法規得以貫徹執行的重要條件。但由于事實上官貴民淺土壤的仍然存在,導致在執行一些規定上出現了寬上嚴下的陋習。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一說檢查問題,落實規定,就是上級查下級,領導查群眾。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許多問題恰恰出在上頭,有些問題雖然出在下面,但根子卻在上面。“五個嚴禁”是否真正落到實處,說到底取決于各級領導干部和領導機關能否真正模范帶頭,那些“接受請客送禮”、“插手過問”、“徇私舞弊”等問題,領導不去做,下級也不敢去做,做了也容易查處。
三要克服短期行為。不折不扣地將“五個嚴禁”落到實處,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要舍得下長功夫、慢功夫、硬功夫。要堅持標本兼治,加大“五個嚴禁”宣傳教育力度,形成濃厚的輿論約束氛圍,對于膽敢“觸線者”不管涉及到誰,都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做到發現一件,查處一件;同時,要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干警的職業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要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力度,加強監督和制約,從根本上打牢拒腐防變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