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鎮江訊:時光飛逝,2008年揮手告別;光陰似箭,2009年撲面而來。對于每位中國人來說,2008年交織著磨難與滄桑、夢想與榮耀;對于鎮江法院人來講,2008年融合著汗水與奮斗、收獲與希望。全市法院按照黨的領導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指導思想的要求,忠實履行審判職責,努力實現公正司法與服務大局共融,著力追求化解矛盾與促進和諧共振。法官們辛勤的汗水中閃亮著一個個“鎮江法院元素”……

元素之一:服務大局

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健康穩定的外部環境。全市法院緊盯鎮江經濟發展的總航標,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主戰場,積極穩妥地審理各類案件,妥善處理了一批涉農、涉金融、涉知識產權、涉重點工程建設案件,主動為南城北水、京滬高鐵等城建重點項目和“千百億工程”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和服務,努力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與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兩級法院法官經常深入轄區企業,傾聽企業意見和建議,暢通法院與企業間的溝通渠道,不斷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市中院專門召開臺商法律服務懇談會,針對金融危機給臺資企業造成的影響,從公司內部治理、生產經營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等,為到會的臺商提供面對面的法律服務。

元素之二:保障民生

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生是全市法院的一項中心工作。一年來,全市法院在審判工作中注重了解民情,傾聽民聲,體察民意,全面踐行各項便民利民措施。市中院出臺了《關于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生的工作意見》,將涉及民生、民權、民利的案件擺上突出位置,堅持快立、快審、快執。各法院相繼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發放“訴訟便民卡”、“法官聯系卡”,推行上門立案、預約開庭、假日法庭……建立起覆蓋全市大部分集鎮和村莊的巡回審判網絡,全年共組織巡回審判696次,審結案件630件。各法院還積極拓展司法救濟渠道,加強法律援助,關注企業下崗職工、低保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城鄉特困群眾以及老弱病殘等社會弱勢群體的司法需求,全年共為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緩減免訴訟費277.73萬元。

元素之三:促進和諧

全市法院堅持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落腳點,充分發揮審判工作的調節職能,審慎、穩妥地審理好每一起糾紛案件,將調解作為民商事案件的裁判基礎并貫穿于訴訟活動始終,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合理、合法地調節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利益紛爭。2008年,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調解、撤訴率達54.4%,刑事自訴案件調解率達21.3%,行政案件協調撤訴率達44.4%,一大批社會矛盾糾紛在法院得到了化解。全市法院還深入推進“訴調對接”工作,加強與公安、司法、信訪、工會、婦聯及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等單位之間的聯系溝通,全力引導當事人以和諧的方式解決紛爭。全年為人民調解組織舉辦法律培訓63場次,指導調解各類民間糾紛627件,調結465件,調解成功率達74.16%。

元素之四:規范司法

四年前,全市法院按照上級法院的統一部署,在立案、審判、執行等司法環節和各項工作中開展司法規范化建設。2008年,全市法院繼續推進“規范司法行為示范點”創建活動,以解決不規范的司法行為為著力點,以制度建設為重點,不斷健全和完善規范司法行為的長效機制,形成以點帶面,以典型促全局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嚴格規范的審判工作機制和運行體系。涌現出以潤州法院為代表的10個省級司法規范化建設示范點和25個市級示范點,法院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20081230,全省法院司法規范化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在鎮江召開,我市法院以制度化、信息化、法文化促規范化建設的經驗得到了最高院和省高院的充分肯定。一年來,全市法院先后有73個先進集體和92 名先進個人受到省、市級表彰。

元素之五:提升質效

2008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數急劇上升,全年受理各類案件47519件,比2007年上升21.93%,特別是民事案件出現“井噴”,平均增幅達32%,有的基層法院甚至高達40%。面對日益突出的“案多人少”矛盾,各法院克服重重困難,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通過著力加強案件流程跟蹤管理,強化庭長審判管理職責,對審判工作進行常態監控和動態管理,統一執法尺度,確保公平公正,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市中院不斷完善改判、發回重審案件評析反饋制度和審判疑難問題研討機制,著力統一全市兩級法院執法尺度。全年全市法院辦結各類案件44902件,比上年上升23.53%,被上級法院改判、發回重審的一審案件占結案總數的0.4%,比上年下降0.2%,案件平均審理天數36.18天,比上年減少2.47天。

元素之六:夯實基礎

2008年,全市法院不斷強化基層基礎工作,著力增強司法能力,大力改善物質裝備,努力實現全市法院整體工作的新跨越、新發展。一年來,舉辦和組織參加各類業務培訓班23期,培訓干警730人次,與西北政法大學聯辦的在職法律碩士班65名學員順利通過論文答辯,市中院法律碩士以上人員達34%7家基層法院全部超過12%。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設走在了全省法院前列,共有集視頻、語音、數據“三網合一”的標準型和簡易型科技法庭19個,基本實現了辦公無紙化、案件流程網絡化、庭審記錄電腦化、檔案管理電子化。新建成的丹徒寶堰法庭按照莊重、實用、和諧的理念建造,法庭周圍環境優美,充滿人文氣息,把“和諧司法”的理念表達得淋漓盡致,被譽為“最美的人民法庭”。年底,京口區法院、潤洲區法院和丹陽呂城法庭、丹徒辛豐法庭被評為“全省法院基層基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