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大禮包”助困難群體“過冬” 淮安楚州法院審判執行工作真情關注民生
作者:徐慶余 發布時間:2009-01-13 瀏覽次數:548
本網淮安訊:日前,因遭遇工傷不幸致殘的建淮鄉農民林某,從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法院執行法官手中領取了執行回來的6萬多元工傷賠償款時,連聲向法官道謝。這是楚州法院開展真情關愛弱勢群體,幫助困難群眾“過好冬”活動的一個縮影。
年終歲末,涉及城鎮低收入家庭和農民群眾等社會弱勢群體的案件是否得到及時審結和順利執行,一直牽動著楚州法院法官的心。從11月中旬開始,該院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需,切實關心群眾疾苦,把快審、快判、快執涉及困難群眾的案件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將涉及困難群眾的案件梳理出來,層層分解,形成了人人有責、齊抓共管的局面。三個人民法庭對追索贍養費、撫育費和扶養費的“三費”案件,組織審判人員進行巡回就地審理,就地調解;民一庭對勞動爭議糾紛、交通事故賠償等案件,民二庭對農民工追討勞動報酬的案件,都進一步加大了辦案力度;執行局在清理積案中,對該類案件明確一個執行組開展專項執行。近兩個月來,在田間地頭,在群眾家中,在工廠企業,哪里有糾紛,楚州法院的法官就會出現在哪里,進行調解,開庭審理,集中執行。據統計,該院共審理和執行涉及困難群眾的案件207件,其中一個月內立案并結案的達69%,使困難群眾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為了更好地替群眾排憂解難,楚州法院推出多項舉措,全面構筑面向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關愛機制。去年以來,該院共為特困群眾緩減免訴訟費37萬元。開展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為困難群眾募集款物,在不久前全區開展的“送溫暖、獻愛心”慈善捐助活動中,該院集體捐贈10萬元,干警個人捐贈4.3萬元。該院用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彰顯了司法人文關懷,樹立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