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鹽城訊:審判隊伍建設是少年審判工作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和根本保證。20年來,東臺法院致力于打造一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業務精通、富有愛心的少年審判隊伍,不斷夯實青少年維權的基礎。著力完善少年審判機構設置,大力加強全面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力度,充分融合社會資源,構建青少年維權立體網絡,為少年審判工作及青少年維權工作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一是健全機構,強化組織領導。該院黨組高度重視青少年維權工作,1987年在鹽城地區率先成立了“少年審判合議庭”;19963月又率先組建了獨立建制的“少年刑事審判庭”。 隨著社會結構轉型,各種涉少案件不斷上升,少年法庭工作已不僅局限于刑事審判,大量的撫養、教育等民事、行政案件更需要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2003年以來,該院黨組進一步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維權工作,專門成立由法院、團市委、關工委等單位共同參與的“爭創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工作領導小組,一把手院長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每季度對維權工作進行檢查和總結。定期聯絡參與單位,探討青少年維權事務。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裝配維權熱線電話。刑事審判庭為牽頭部門,負責日常工作,同時在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執行局和人民法庭明確專人為組成人員,改變以往維權工作由刑事審判庭獨攬全包的傳統觀念和模式,形成各單位共同參與、各部門分工協作的立體維權網絡。

二是選精配優,強化維權力量。該院克服案多人少、辦公場地緊張等諸多困難,選配法律知識全面,掌握一定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理論,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熱愛少年審判的法官組成“未成年人審判合議庭”,其中一名副庭長、二名女法官,專司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審理和預防工作。同時還從教育、工會、等部門以及離退休干部中選聘熟悉未成年人特點、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工作、熱心青少年維權事業的人員擔任特邀人民陪審員,通過強化業務培訓,著力提升陪審水平,實現審判資源的優化配置。從參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及時、主動地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青少年維權工作,贏得黨政領導的理解和支持,推動少年審判工作全面、可持續發展。2007年年底,我院向東臺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提請成立“少年綜合審判庭”,今年年初即獲得同意設立的批復,為推動維權工作再上新臺階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是面向社會,強化網絡建設。青少年維權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該院清醒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立足司法職能,以法治建設結對共建活動為載體,以基層組織為紐帶,在各街道、社區、民政部門和中小學聘請涉少案件聯絡員,定期聯絡,協助法院做好青少年維權工作。截止20088月,該院從全市街道社區、機關單位、群眾團體等單位聘請涉少案件聯絡員18批次,累計486人,充分發揮了涉少案件聯絡員貼近基層、熟悉社情民意、更易與當事人溝通的優勢,擴大了青少年維權工作的群眾參與面,實現了青少年維權工作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群專結合,共同防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