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鎮江訊:近幾年來,丹陽法院通過構建“一個網絡”、建立“三項機制”、確立“四個理念”,建立起清理執行積案工作的長效機制,促進了執行工作健康、平穩發展。2004年以來,該院完全執結率一直保持在87%以上,居于全省法院系統前列。由于執行工作業績突出,該院執行局被列為首批“規范司法行為示范點”,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基層法院。2007年,該院被省高院評為全省執行工作先進集體,并在全省執行局局長培訓班上作經驗交流,執行清案工作進入了制度化、流程化、正?;能壍?。

一、構建“一個網絡”,形成了全市重視執行工作的氛圍。

2004年,丹陽市政法委在鎮江市率先牽頭建立全市協助執行網絡,利用網絡員對被執行人家庭情況、社會關系、財產狀況較為熟悉的優勢,發揮協助員的向導、眼線、見證作用,形成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協調、社會各界配合、人民法院主辦的大執行格局。與此同時,丹陽市成立了由市政法委書記為組長,各相關部門參加的全市“執行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并在鎮江市首次將支持配合法院工作納入綜合治理考核,實行年度考核中的一票否決制,使支持、配合法院執行工作成為黨政領導政績的一個組成部分。此外,率先設立執行救助專項基金,將其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以20萬為基數,實行逐年遞增,專用于救助贍養、撫養、交通事故、人身傷害等類案件的特困當事人。

二、建立“三項機制”,促進執行績效提升。

一是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和應急機制。首先通過實行執行區會戰制度,遏制暴力抗法事件。將丹陽行政區域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個行政區,每個執行區轄三個鄉鎮,每個實施組分管一個鄉鎮,每周一次不定期的集中執行行動,由裁決組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將打印成冊的某執行區案件表分發給各組組長,并于次日凌晨由執行局局長帶隊,全局同志到某一執行區執行。裁決組隨各小組行動,各小組到各自的鄉鎮執行。對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當事人采取強制措施,如遇暴力抗法事件的發生,附近鄉鎮的小組立即趕往出事現場遏制事態惡化。其次,探索執行110應急機制。對于長期不在居住地居住的被執行人,但逢申請人舉報必立即出警;對于當事人舉報的被執行人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必立即采取強制措施;對于暴力抗法事件,在場同志必臨危不懼、頂住壓力,后續隊伍必“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該機制建立以來,沒有發生一起暴力抗法事件。

二是建立聯動機制。通過“五個加強”,完善法院與相關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健全執行工作的聯動威懾力。第一,加強與人大、紀檢、組織等部門聯動,清理特殊主體型積案;第二,加強與公安聯動,清理逃避型積案;第三,加強與經濟管理部門聯動,清理失信型積案;第四,加強與工商、房地產、金融、建設等部門的聯動,清理不動產類、企業法人類積案;第五,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動,清理賴賬型積案。

三是建立物質保障機制。確保執行車輛、人員和物質裝備直接到位,杜絕出現因車輛保障不到位,資金保障不到位、人員不到位而影響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開展的情況。通過實行“車子圍著案件轉”,實現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

三、確立“四個理念”,確保執行工作和諧、健康發展。

一是樹立執行工作維穩促諧的理念。在清理積案過程中,按照該院執行工作的一貫原則,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嚴格執行、公正執行、規范執行、文明執行,合情合理合法地解決執行案件。在執行過程中,堅持“三結合”,即結合“先說服教育,后強制執行”與“以法律引導人、以道理說服人、以真情感化人”的工作原則;結合親友配合執行與法院強制執行的執行方式;結合錢財強制交付與執行自行和解的執行措施,從而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雙贏。

二是樹立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相結合的執行理念。首先,在執行過程中,既尊重生效法文書的既判力,又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既發揮申請人舉證、提供財產線索的主動性,也充分發揮職權作用;其次,強化調解意識,重視運用調解手段解決問題,達到案結事了的目的;再次,對逃避執行、抗拒執行的案件,做到“三個窮盡”,即窮盡財產線索、窮盡執行主體、窮盡執行措施,變“執行難”為“抗拒難”。

三是樹立以人文本的執行理念。該院執行法官能夠很好地平衡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關系,既加大對被執行人財產的清查執行力度,最大限度地讓債權人實現勝訴權益,又不恣意擴大執行范圍;既充分考慮債權人的利益,又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同時,該院始終堅持對執行干警群眾觀念的教育,使得全體執行人員增進對群眾的感情、密切與群眾的聯系,提高做群眾的工作能力。在保障債權人權益的同時,杜絕違法執行、野蠻執行,有力地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體現我國憲法精神。

四是樹立規范化的執行理念。該院堅持促進執行工作從“運動型”向“流程性”轉化,變“暴風驟雨”式的執行會戰為“細水長流”式的流程式執行,變“冷、粗、猛”式的執行方法為“春風和雨”式的人性化執行,繼續完善和實行“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案、以制度辦事”的內部管理模式,有力提升當事人對執行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