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法院多措并舉加強民意溝通
作者:佟研 發布時間:2008-12-15 瀏覽次數:592
本網徐州訊:為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江蘇省銅山縣人民法院立足司法為民,建立多種形式的民意溝通機制,促進法院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取得良好成效。今年,該院被徐州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授予“法治徐州建設示范點”稱號。
一是建立與代表委員聯絡機制。該院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每季度向代表委員寄送一次法院工作通報,每月邀請代表委員旁聽2件以上典型案件的審理,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意代言人的作用,及時了解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二是建立當事人意見反饋機制。逐案使用“當事人評議表”和“當事人意見反饋表”,邀請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對審理程序、實體裁判以及法官工作作風、工作態度進行評價,主動接受當事人對法官公平公正、司法禮儀、廉潔守紀等情況的監督。今年已回收當事人評議和反饋表1800多份,對于反映案件情況的交由審判管理辦公室集中評議,對于反映干警違紀、違法問題的,交由監察室核查、處理。
三是建立案件回訪機制。判后回訪活動由紀檢監察室牽頭,其他業務庭和有關部門分工協作、積極配合。選擇回訪案件采取隨機方式,針對一些矛盾突出、利益關系復雜、當事人情緒激烈的案件則要求100%回訪。回訪采取電話、信函、走訪或座談會等方式進行,重點圍繞司法公正、辦案效率、訴訟程序、調解工作、辯法析理、對待當事人態度、司法廉潔、審判作風、司法能力和水平、裁判文書質量等方面進行調查,以準確把握當事人對法院和法官的滿意程度,找準問題和癥結,不斷改進法院工作。院領導還分別帶隊深入轄區重點企業,開展司法審判為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服務的專項調研,提高服務水平。
四是暢通群眾信訪渠道。在立案大廳、法院大門外和三個人民法庭顯著位置設立“院長信箱”,公示院領導辦公電話和手機聯絡方式,原有每周五設置“院長接待日”的基礎上,將院長接待時間擴大到所有工作日,實行院長隨時接待制、院長接待預約制和院長接待承諾制“三結合”的體制。日常工作時間,由正副院長輪流值日,隨時接待來訪群眾,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即時進行解釋、答復;院長接待預約制則主要針對群眾反映的較為復雜的問題,來訪人員可以預約接待時間,由院長、分管院長、庭室負責人以及直接責任人共同“會診”, 尋癥結、挖根源、定良策,力爭一次性徹底解決;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院長承諾不說空話、不擺架子,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則視具體情況分流轉辦,并由院長親自督辦,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落實,給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復。
五是加強司法宣傳工作。建立了全員參與的宣傳工作任務,一方面選擇典型案例,及時、準確地向廣大群眾傳遞矛盾糾紛的法律解決辦法,特別針對“執行難”問題,借助媒體力量曝光老賴,以案釋法,以案普法,強化群眾的憲法、法治觀念,樹立司法權威。另一方面,主動接受新聞媒體監督,邀請新聞媒體參與庭審工作、執行工作,以展現法官恪盡職守、清正廉潔、司法為民形象,拉近人民群眾與人民法官、人民法院之間的距離,今年已在各級各類媒體發表宣傳稿件2000余篇,電視節目96檔,有效擴大了社會對法院工作的認同感,贏得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理解、支持、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