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淮安訊:洪澤法院積極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以人文化的關懷舉措,切實有效做好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權益維護工作。近年來,該院先后獲得省、市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等相關榮譽。

預防教育主動化

“法官阿姨今天下午講得太好了,不但讓我們學到了不少法律知識,還教會我們不少維權、防身方法……”,這是洪澤縣中的一名女生聽完法制講座后的感言。為有效加強未成年人的守法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該院主動與縣城以及派出法庭所在地的11所中小學校聯合開展庭校共建活動,選派審判經驗豐富、懂得學生心理的資深法官擔任法制副校長,舉辦法制講座,組織旁聽庭審,開設模擬法庭……并聯合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宣講典型案例,協同團委、婦聯等單位上街宣傳未成年人保護、預防犯罪等法律法規。僅今年以來,就舉行上述各類法制宣傳活動31場。

審判氛圍人文化

對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該院少年合議庭長期堅持不公開審理,實行“圓桌式”審判方式,法警不值庭,不使用械具,盡量選取在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工作的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邀請關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關工委老同志共同進行聯席教育;庭審中,法官、檢察官等訴訟參與人語氣平和、措辭適當、融情于法,努力創造較為寬松的審判氛圍,力求以司法的人文關懷打動和感化未成年犯。未成年犯張某在一次庭審后流著眼淚說,“昨天因為畏懼開庭,一夜都沒睡好,沒想到今天叔叔阿姨們對我這么好,我一定要認真悔罪,爭取寬大處理……”。

適用處罰輕刑化

前幾天,未成年犯王某的父母為表達感激之情,給該院少年合議庭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寫道“琢璞為玉育新苗,鐵面慈心法官情”。原來,該院在近期審理一起聚眾斗毆案時,啟動緩刑聽證程序,了解到未成年犯王某平時表現較好,本人又渴望學習,綜合其他量刑情節后對其判處緩刑,并幫助聯系學校讓其繼續學業,王某現在學習很用功、表現也很好。該院在對未成年犯量刑時,注意聽取被告人、被害人以及學校、社區等方面的意見,綜合考慮未成年犯的犯罪動機、作案手段、危害程度、悔罪表現等從輕、減輕情節,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選擇對其改造最為有利的刑種、刑期,使未成年犯既受到震懾產生負罪感,又體會到司法的寬大處理,激發其改過自新的勇氣。

幫教工作一體化

未成年犯范某自幼被親生父母拋棄,由他人領養受盡虐待,缺乏親情關愛,成長經歷坎坷,現因盜竊被判處二年有期徒刑,他在給法官的信中寫道“謝謝你們對我的關心,本來我以為這個世上沒有人會再關心我了,是你們的關心讓我放棄了自暴自棄的念頭,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范某的心聲代表了未成年犯在法官們的關懷下發自肺腑的感動和重新做人的決心。該院對適用緩刑、管制的未成年犯,依托社區矯正組織建立特殊未成年人教育基地,指定專人結對幫扶,進行跟蹤管理和教育;對判處實刑的未成年犯,經常書信聯系,定期到監所回訪,發放學習生活用品,了解服刑改造情況,介紹家鄉發展態勢,勉勵他們認真改造;對回歸社會的未成年犯,多方聯系,幫助他們順利就業,消除再次犯罪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