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銅山法院在“大學習、大討論”活動中,結合實際把最高院王勝俊院長提出的司法工作“三個至上”落到實處:在立案接待窗口開展了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競賽活動,并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對立案窗口的硬件設施實行全面的改造,使立案接待窗口的各項設施更加人性化,更加能體現出司法機關人文司法的理念;在服務理念上更加注重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組織人員對“三個至上”觀念進行深入地學習、貫徹、落實,圍繞人民滿意、爭創全國一流法院的目標任務,從十個方面加強對立案窗口的人民滿意建設。

一、創設“一案一室”立案模式,保護當事人隱私權

立案工作區和信訪工作區分開,設置醒目標志:“立案大廳”、“信訪接待”,并有明顯的箭頭指示方向,引導群眾直接進入工作區,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對立案窗口實行重點改造,目前在原來開放式立案的基礎上,已經改造為“一案一室”的立案模式,由訴訟引導員引導當事人進入立案區后排號后在等候區等候,由立案人員進行一對一地辦理立案手續,改造后“一案一室”的立案模式即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權,也避免了立案的當事人之間互相干擾,在大廳內設置了觸摸式排號機,前來立案的人員按照排號順序立案,其他人員在等候區等候呼叫其號碼時再立案,設置了電子觸摸屏和互聯網查詢系統,將每個案件的查詢密碼告知當事人,以便按照密碼索引查詢其案件的進展程度,規范了立案秩序,徹底改變了過去立案大廳嘈雜無序的狀態,受到當事人的稱贊。

在法院一樓大廳顯著位置和信訪工作區設置“院長信箱”和“當事人對法院工作滿意度測評表”,方便來訪群眾投送信件,及時收集當事人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便進一步改進工作。

在立案工作區設置公示欄。懸掛《立案庭人員公示欄》,將立案庭人員名單、職務及工作宗旨目標等公示于眾,公布《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告知群眾立案收費標準,在工作臺上設置崗位牌,工作日期間在崗時擺放,不在崗時則擺放“暫停工作”的標識告知當事人。便于群眾對立案人員的工作作風和服務質量進行監督。

二、設立當事人休息區,方便等候的當事人

立案辦公區設立辦公輔助區,和當事人休息區,放置桌椅、老花鏡、訴訟用筆墨紙張、純凈飲用水,設置萬能充電裝置、互聯網插口和電腦,擺放報紙雜志、擦鞋機等設施,為等候立案的當事人提供法律宣傳和便民服務,便民設施均安排專人管理,以確保正常使用。立案庭人員還本著經濟實用原則,對多年使用的訴狀、申請執行書、傳票等訴訟格式根據實踐需要進行修改,使之更符合群眾訴訟的需要。

三、提升辦公自動化程度,高效快捷服務。在重視傳統工作的基礎上,銅山縣法院立案庭還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建立高效快捷的服務方式。加大辦公投入改造力度,開通了互聯網業務,所有辦公實行電子化,服務效率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各個移交節點均十分規范,服務質量明顯提高。立案信訪工作區安裝了監控設備,一方面對工作人員進行監督,二是對擾亂辦公秩序的當事人固定證據,作出相應的處罰的作用。今年以來,我院依靠監控錄像證據對3起擾亂立案、信訪秩序的當事人予以拘留處罰,進一步規范了立案和信訪秩序。

四、推行訴訟引導服務,幫助當事人理性訴訟。針對農村部分群眾文化程度較低、法律意識淡薄等情況,我院在一樓大廳設置“導訴臺”,設立咨詢電話,張貼《訴訟指南》、《當事人須知》的法律宣傳板,并有專門人員為當事人提供立案、信訪法律咨詢和訴訟引導服務。在大廳內懸掛《訴訟風險提示書》、向立案和咨詢的群眾發放《訴訟風險提示書》、《司法救助》、《訴訟費減緩免對象》、《訴訟費用收費標準》、《執行-打官司的最后一關》等司法宣傳手冊,立案工作區配置電子顯示屏,工作日期間滾動播放《便民指導訴訟》,在辦公輔助區提供互聯網、觸摸屏供當事人查詢案件以宣傳法律,教育群眾,消除一部分當事人對訴訟及其后果的誤解一些當事人對立情緒明顯弱化,少數當事人主動息訴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五、規范司法禮儀,提升法院形象。我院立案庭人員在工作期間按照要求全部著法官制服、佩戴小徽章進入工作區,庭內立案信訪在院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另外制定了《立案工作人員工作六條標準》,《立案庭文明規范用語和禁語規定》等,立案庭人員按照要求儀表整潔、規范、不化濃妝、不涂指甲油、不穿拖鞋。文明接待、規范用語,對來訪的當事人不說“不知道”等生硬禁語。本院紀檢監察室每周巡查未發現立案人員有工作期間上網聊天、玩游戲、看電影、戴耳機、打瞌睡、吸煙、吃零食、打鬧嬉戲、串崗閑聊等有損窗口形象的不規范現象。因故不在崗的,在工作臺上放置“暫停工作”的標志,避免來訪群眾曲解。本部門每天到崗和離崗時間全部在簽到簿上簽到院時間和離院時間,工作期間的辦公內容每天填寫《工作日志》,工作日志每季度末交政治處。今年以來,我院政治處和市中院政治處共計收到當事人反映立案庭法官公正高效、文明規范服務的錦旗3面、感謝信3封。

六、提供整潔環境,展現文明風貌。針對立案窗口業務繁雜的實際,我院對窗口的環境作了硬性規定:工作臺面不放置私人物品,辦公物品擺放有序,門窗潔凈,地面無雜物、室內無異味,開放區擺放封閉式垃圾筒。辦公環境體現了我院立案庭的文明高尚工作面貌,也有效引導約束了當事人的的行為習慣,為立案信訪工作文明規范辦理提供了有利條件。

七、規范收費行為,落實司法救助。針對群眾比較關注的收費問題,我院嚴格按照國務院制定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標準》進行收費,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當事人及時建議院領導審批訴訟費用減緩免交,今年以來共計減緩免交訴訟費用13.8萬元,使得困難群眾的訴權得到了及時保護。經市中院審判管理辦公室、紀檢監察室、立案庭對卷宗抽查無超標準收費現象,規范的收費行為贏得了當事人的稱贊和信任,對提升法院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八、積極進行司法宣傳,引導群眾依法辦事。積極撰寫司法宣傳稿件,撰寫宣傳法律、宣傳法院、宣傳法官,引導群眾知法守法,有效約束自己的行為。今年以來在各級報刊雜志廣播電視上予以宣傳。今年立案庭撰寫的調研宣傳稿件被各級媒體采用的68篇,形成了正面宣傳為主導的宣傳格局,深得當事人的理解和配合。

九、深入農村送法上門,切實方便弱勢群體。我院立案庭對案件流程管理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優化。對涉及當事人行動不便的實行預約立案、上門立案、進村入戶進行調解,把調解現場變成法治教育的大課堂,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贊揚。立案庭把這項工作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日?;⒅贫然=衲?/SPAN>8月,立案庭兩位法官深入到銅山縣大彭鎮一位九十高齡的老太太家中調解贍養案件,當地村民六十余人前來旁聽,調解中下起了小雨,兩位法官冒雨為村民調解的高尚行為感動了村民,他們自發地為法官撐起了雨傘,向法官咨詢自己疑惑的問題,案件順利調解結案,老太太的七位子女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調解。直到下午一點多鐘兩位法官才解答完群眾的問題,村民們高興地說:“我們非常希望法官能再來!”在“開展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專項服務”活動中,我院立案庭參與走訪了3家企業,對企業進行法律宣傳,引導他們依法經營,誠信經營,積極為企業出謀劃策,與企業建立了法律指導互動關系,深受企業的歡迎。

十、開展訴調對接,訴前化解矛盾。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基礎上,立案庭還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拓寬業務范圍,開展新的服務項目。針對訴訟案件大幅度增加的現象,我院立案庭積極開展訴前調解業務,110月份成功調解案件89件,有效緩解了業務庭的工作壓力。設立了人民調解窗口,與徐州市茂通律師事務所聯合開展司法救助和法律服務的活動,對一些涉及民生的案件、相鄰關系的案件等容易引起矛盾激化的案件委托律師進行調解,成功調解涉及民生案件12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司法資源的不足,是利用社會力量幫助法院工作的創新做法。今年以來,立案庭共向本院提供信息20篇,被省市法院工作簡報、信息、情況反映等采用稿件18篇,三篇工作經驗在全省法院系統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