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大學習、大討論活動中,徐州鼓樓法院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法院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將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作為踐行三個至上的著力點,切實從四個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緊緊圍繞履行審判職責,密切關注民生,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人文關懷的溫暖。

一、轉變作風深入群眾。一是扎實開展巡回辦案、就地審理、就地調解、以案釋法,把法理說到老百姓心里,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老百姓的家門口,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二是大力開展法官送法進農村、社區(qū)、學校、企業(yè)、農戶活動,宣傳法律法規(guī),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素養(yǎng)和法制意識。三是探索建立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有機對接機制,積極參與排查調處民間矛盾糾紛,努力把不穩(wěn)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盡力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立足審判服務群眾。一是充分發(fā)揮立案“窗口”作用,貫徹“兩便”原則,認真受理群眾訴求,審查糾紛來源,熱情向群眾釋法說理,開展訴前調解。對糾紛原因深入發(fā)生地調查,分析是非,化解矛盾,促成和解。二是堅持立案時、開庭前、庭審中、庭審后、執(zhí)行中全程掌握調解意向,實行全程調解。三是全面推行判前釋明和判后答疑,針對判決的案件,在判前就案件所涉及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向當事人充分釋明,在判后對當事人的疑惑逐一解答,促使當事人明法知理,服判息訴。四是為方便群眾來訴來訪,推出了訴訟服務導引制度,在立案大廳設立了接訪導訴臺。五是積極實行判后回訪,重點對關系民生的案件延伸服務,由相關業(yè)務庭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為當事人解決困難和問題,盡力為當事人排擾解難。

三、關注民生維護群眾。一是對勞動爭議、拖欠農民工工資、追索贍養(yǎng)費、人身損害賠償等涉及弱勢群體的民商事案件,優(yōu)先立案、優(yōu)先審理、優(yōu)先執(zhí)行,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法律和黨的政策的溫暖,提高人民群眾對法院的滿意度。二是進一步暢通“訴訟綠色通道”。對確有困難的群眾,實行訴訟費減、免、緩,切實保障有經濟困難的群眾都打得起官司,有理有據的群眾打得贏官司。今年1?10月,共減免緩交訴訟費近16萬元。三是建立司法救助金制度,并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區(qū)財政已拔專款50000元,設立司法救助專項基金,對確有困難、急需救助的當事人予以必要幫助,切實讓群眾感受司法人文關懷的溫暖。

四、創(chuàng)新方法聯系群眾。一是對民商事、行政、執(zhí)行案件,由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基層組織、人民調解員共同參與處理,聯動調解。二是通過強化公開審判、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庭審、組織社會各界人士旁聽案件審理等方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對司法的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

為確保群眾工作不走過場,我院嚴格按照問事必問人,問人必問責,問責問到底的要求,成立由黨組書記、院長任組長,黨組成員為成員的考核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細化各部門的職能責任,列出時間進度表,層層分解任務,并由紀檢監(jiān)察部門對全院群眾工作進行督查,對工作成效明顯、群眾滿意度高的部門或個人予以表彰,對措施不力、群眾反響差的進行全院通報批評,并納入年底目標考核嚴格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