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蘇州訊:2008年,蘇州工業園區法院不斷探索審判方式方法的完善與改革,在行政審判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今年,我院行政庭受理案件19件,其中行政訴訟16件,非訟執行案件3件。截止目前為止,行政非訟執行案件結案3件,結案率100%;行政訴訟案件結案9件,收結案比為56.2%。收結案件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行政訴訟撤訴率高

審結9件行政訴訟中,判決結案的2件,撤訴結案的7件,撤訴率為77.7%。

[案例]

王某訴園區勞動與社會保障局一案中,原告之父生前工資為蘇州市平均水平的3倍,但是其所在單位按照蘇州平均水平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后經責令補交。王某之父工傷去世后,王某認為應按照勞動局沒有按照補繳后的標準發放撫恤金,故訴訟來院。蘇州市工業園區法院立足法律法規的規定,并結合未成年人王某的家庭情況,充分做了雙方當事人的工作,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勞動局為被告補發相關撫恤金。

[評析]

自愿、合法地撤訴作為行政相對人資源處分自身合法權利的行為,對于糾紛的徹底解決是有很大幫助作用的。園區法院能達到較高的行政案件撤訴率,是因為以下原因:一是園區法院一貫倡導人文司法、便民司法。我院受理行政案件后,都會充分向當事人雙方了解案件事實,闡明其中的法律關系和利弊得失,力爭從源頭上化解雙方的矛盾,真正實現審判定息止訟的功能。二是得益于園區行政機關積極履行依法行政、行政為民。依法行政在行政訴訟領域一方面表現在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時必須符合主體合法、事實證據充分、程序合法、權限合法、適應法律合法,另一方面表現在作出違法的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應該被判敗訴時積極履行判決。蘇州市工業園區堅持依法行政理念,高度重視依法行政,不斷完善決策制度,努力維護群眾權益,打造法治政府。三是得益于老百姓的法律意識日益提高。隨著法治進程的加快,中國的老百姓對于法治從被動的拒絕到主動的接受并運用。在訴訟中,一方面對于自身權益不輕易放棄,另一方面,對于過高的訴訟期待能夠理性的放棄。

二是行政訴訟行政首長出庭率高

蘇州工業園區人民積極探索多種渠道,努力為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創造條件。在08年公開開庭審理的3起案件中,行政首長全部出庭應訴,出庭率達到100%

[案例]

張某因為動遷與人發生糾紛,自認為受到威脅,隨向園區公安局申請保護。公安局經過調查詢問,發現危險并不存在,而且本案也不屬于自己管轄,遂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張某認為公干機關未履行法定職權,遂來院起訴。庭審時公安局局長親自出庭講明案件事實,庭后主動和原告進行溝通,后原告撤回訴訟。

[評議]

行政首長出庭應訴是法治發展的表現。行政首長出庭應訴,能夠達到“三贏”的局面。對行政機關而言,有利于行政機關結收社會監督,實現“陽光權利”,并促使行政機關改進方式方法,提高行政執法水平,樹立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對于人民法院而言,能夠維護法律和人民法院的尊嚴和權威,有利于判決又好又快得到執行。對于老百姓而言,有利于尊重和保障老百姓的訴訟權利,實現“官民平等”,也起到了宣傳法治的效果。

三是行政訴訟審判效率高

截止11月中旬,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12起,平均審理天數26天;上訴案件4起,被改判、發回重審數為0,沒有申訴案件,真正實現訴訟定息止訟的目的。

[案例]

趙某訴園區公安消防大隊違法作出消防行政處罰一案,人民法院收到訴狀后,及時向被告發送副本,并敦促被告提交答辯狀。被告在答辯狀中詳細闡明作出處罰的事實和法律依據,并指出原告的認識誤區。法院及時將答辯狀寄給原告,原告經過核查,提出撤訴請求。案件于08827受理,同年912結案,持續時間15天。

[評議]

“公正與效率”是司法工作的主題,公正是前提,效率是保證。實現司法“又好又快”的進行是和諧司法的要求。訴訟效率也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首先,對于當事人而言,法庭作為審判雙方博弈的場所,是一場時間與精力的較量。當事人的訴訟成本越大,勝訴后自身實際獲得的利益就相應越小。訴訟同時也是當事人的之間心理上交流、溝通和談判的過程,漫長的訴訟上會帶來當事人,特別是與行政機關相比本身處于弱勢的訴訟相對人心理上巨大的壓力。高效審結案件使當事人一方面能夠節約訴訟成本,避免產生訟累,另一方面也使當事人在訴訟中,除了實現實體公正外還能夠感受到訴訟的人文關懷。其次,作為法院來講,充分高效的發揮、整合現有司法資源的合力也是實現和諧司法的內在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司法資源的浪費可以使人民法院將有限的司法資源合理的使用在應該使用的地方。再次對于行政機關而言,可以使行政機關盡快分身投入到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去,不會為訴訟而影響自身工作的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