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廣陵法院五項機制努力踐行司法為民
作者:揚州市廣陵區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08-11-21 瀏覽次數:621
本網揚州訊:今年以來,揚州廣陵法院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民生意識,改革創新,建立完善五項機制,讓司法為民舉措落到實處。
一是建立刑事審判與檢察機關溝通協調制度。與檢察院建立定期聯系制度,以進一步加強法院、檢察院的工作交流,強化兩院審判、檢察工作的協調力度,確保辦案質量,提高辦案效率,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完善立案調解制度。在立案庭設立調解室,聘請1名退休老庭長與1名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組成調解工作小組,對雙方當事人自愿接受調解的案件,在立案前5日內組織雙方進行調解,以提高審判效率,節約訴訟成本。
三是建立人民陪審員參與調解和訴調對接新機制。一是聘請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調解;三個月來,該人民陪審員主持和參與立案調解76件,成功調解結案44件,經過訴前調解工作,促使當事人雙方和解8件,調解、息訴率達68%,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二是建立糾紛調處三級把關制度。即鄉鎮街道調處、司法局派駐機構調處、法院訴訟調解。
四是建立判后答疑新機制。對每一起宣判后表示不服判決的案件、對當事人判后來法院要求進行解答的案件必須答疑,同時,加強內部考核,實行獎懲結合,抓好實效,讓當事人排除疑點,消除誤解,減少上訴和上訪數量。
五是建立農民工子弟法制教育基地。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犯罪率高的態勢,我院從年初開始規劃,分布實施。一是在農民工子弟學校建立法制教育基地。二是在外來民工子弟相對集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設立法律咨詢臺。三是與農民工子弟相對集中的街辦社區聯合開辦農民工子弟法制學校。四是給農民工子弟發放法制宣傳手冊。五是開通農民工子弟維權熱線,做好農民工子弟法制教育維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