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淮安訊: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后,淮陰區法院積極傳達、學習、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以“三個至上”為宗旨,以“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為指導方針,以“公正與效率”為主題,積極探索司法為民、服務新農村改革發展新舉措,把司法為民要求落實到審判執行等各項工作的每一環節,切實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解決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以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維護公平與正義,使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

一是著眼于增強司法為民意識。該院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大討論活動、向先進英模學習等活動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增強司法為民意識,要求全體人員切實以人民群眾利益為出發點,扎實開展多種活動,使之互為補充,進一步增強了廣大法官司法為民意識,提高了服務群眾認識,增強了服務新農村改革與發展的動力。扎實做好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調處工作,不斷探索刑事自訴案件和其他輕微刑事案件調解新模式,并摸索行政案件依法審理新辦法。

二是著眼于加強司法救助力度。該院高度重視、重點解決經濟困難的弱勢群體的法律需求,特別是在農忙時節或對偏遠、交通不便的地方,主動走到田間地頭、村院庭落,就地辦案,方便當事人訴訟。嚴格貫徹落實新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堅決糾正損害當事人利益的行為。進一步擴大緩、減、免案件的范圍,讓困難群眾打得起官司,有效緩解結了“打官司”難的問題。

三是著眼于落實司法便民措施。該院嚴格落實訴訟引導、風險告知、首問負責、法官釋明、判后答疑等諸多便民措施,千方百計地開展巡回審判工作,方便當事人訴訟,依法擴大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范圍,提高訴訟效率。

四是著眼于實施化解矛盾方式。該院樹立“人人都是接訪員”意識,堅持領導下訪制度,主動傾聽百姓呼聲,堅決把矛盾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特別對上級交辦的信訪案件,包案庭長及責任人集中精力,保證做到“人要回去,事要解決,案結事了,息訴罷訪、群眾滿意”的目標;對信訪工作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全面整改,力爭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矛盾,保證了當地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