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法院“三招”走活一盤棋
作者:趙晨 發布時間:2008-11-06 瀏覽次數:690
本網徐州訊:“要不是法院的風險提示,我這錢可能永遠都要不回來了。”王某日前來到邳州法院,感謝法官的風險提示使其討回了欠款。
事情是這樣的,私營企業主王某向李某定做了50萬只編織袋,運往蘭州出售。在前往蘭州的路上,李某因一場意外導致血本無歸。王某為了周轉資金,無奈將李某訴至法院。立案時,法官告知王某訴訟風險,并勸他繼續和李某做生意,等李某掙了錢再讓他還。聽了法官勸告,王某決定繼續和李某做生意。幾年下來,李某生意越做越大,不但還了賬,而且也因王某沒有“落井下石”而和他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合同。這僅僅是邳州法院開展“風險提示,訴中調解,判后答疑”活動中出現的一件小事。
今年以來,邳州法院堅持把風險提示、訴中調解、判后答疑作為化解社會矛盾,達到定紛止爭、案結事了的重要工作來抓,使其貫穿審判工作全過程。這是該院為提醒當事人正確對待民事訴訟,避免訴訟風險,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而推出的一項新舉措。
風險提示即通過廣泛的風險告知,減少當事人因對訴訟風險認識不足而敗訴,從而降低訴訟風險,使一些民事案件在立案前就得以化解。該院黨組針對一些信訪案件調研后認為,與其一味地進行事后補救,不如從根源上作好防治。為此,該院制定了《關于加強訴訟調解工作的若干規定》,成立調解委員會,將調解程序前移,從立案階段就開始調解,加上庭中、庭后調解,將調解貫穿到了訴訟的全過程。同時,該院還實行判后答疑制度,成立了判后答疑委員會。對法院判決不服的當事人,除上訴、申訴等途徑外,可以向法院申請判后答疑,從而讓當事人贏得清清楚楚,輸得明明白白。
邳州法院“三招”走活一盤棋。今年第三季度,該院審結的452起案件中,民商事案件調解率達到70.4%,比去年提高了10多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