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民本”理念一日成功調結四案
作者:夏慧 發布時間:2008-11-05 瀏覽次數:845
本網鹽城訊:在東臺法院開展的“服務中心,爭創一流”辦案競賽活動中,該院法官秉承“親民、愛民、便民”的司法宗旨,認真踐行“能調則調、當判則判、判調結合、案結事了”的基本要求,積極摸索總結調解方法與藝術,加大調解力度,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該院民一庭女法官盧映宇僅用一天時間就成功調解四起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及時高效地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由于當事人多、保險公司理賠難、賠償責任比例難達成一致等原因,調解難度越來越大,案件數量也與日劇增。面對嚴峻的形勢,盧映宇法官本著高度的職業素養,以服務民生的主動性、自覺性和責任感,從大局出發,放棄自己的午休時間,顧不上正讀高二的一對雙胞胎女兒,以一天調結四起案件的驕人成績作為對自己和家人的最好回報。特別是在一起案件中,原告衛某在事故中負全責,但卻堅持要求被告崔某及保險公司對其經濟損失承擔無責賠償責任。庭審過程中,衛某對保險公司“核減損失系按章辦事”的說法甚是憤怒,又因訴前多次找保險公司理賠無果,加之本人脾氣比較急躁,對法官的調解極不配合。面對這樣的僵局,盧審充分發揮多年道損案件的調解經驗,著重從情理法三方面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通過“三步走”的戰略方針,最終促成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她一方面加強當事人的情感溝通,引導被告要體諒原告因事故造成的痛苦;另一方面,加強對當事人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喚起事故方的責任意識;同時她還通過詳細地闡明法律、陳述利害,引導當事人思考可能的法律后果和訴訟風險,法理情相融,終促各方共贏局面。案結事了后,盧審又語重心長的對原告衛某說:“你脾氣太急了,這樣對你從事的駕駛行業很不利,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你以后要改改你的脾氣啦,這起事故就是教訓啊!”一席話說得衛某慚愧地低下頭,一再地說:“知道了,謝謝,謝謝了!”
“作為法官,要時刻牢記司法為民、真心待民”,盧映宇法官正是通過一次次矛盾的妥善調處,用行動踐行著牢筑在心中的“民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