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法院完善便民訴訟服務措施
作者:武加慶 發布時間:2008-10-13 瀏覽次數:627
本網徐州訊: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三個至上”的要求,堅持司法為民、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提升司法服務水平和質量,增強人民法院的公信力,邳州法院結合本院實際,完善了便民訴訟服務措施。
一、完善立案綠色通道,實現快捷立案承諾。對法律關系明確的案件在10分鐘內辦妥立案手續,一般案件20分鐘內處理完畢,較復雜案件1天內辦理完畢,疑難、復雜案件5天內辦理完畢。
二、實行人性化服務。為方便當事人,立案大廳內設置咨詢臺、飲水機等便民設施,并為前來咨詢、立案的當事人配備專用的筆墨、紙張等,以方便當事人記錄注意事項、撰寫訴訟文書。
三、建立導訴制度。立案庭工作人員向前來立案的當事人發放《舉證通知書》和《訴訟風險提示書》,詳細告知當事人在每個訴訟環節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目的是使當事人謹慎地選擇訴訟手段解決糾紛。
四、設立立案熱線電話,實施“愛心立案工程”。對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積極提供預約立案、上門立案等法律服務,解決群眾告狀難問題。
五、關注民生,開展司法求助。做好法律援助與司法救助的有效對接,讓經濟困難的群眾打得起官司,對因生活困難無力繳納訴訟費的當事人,實行緩、減、免交訴訟費,保證訴訟雙方平等地行使訴權,保護弱勢群體。
六、實行“陽光立案”,增加透明度,整個立案過程都在群眾監督之下。具體做法是每個案件做到“三公開”,即立案人員身份公開、立案程序公開、訴訟費用收取公開。
七、實行巡回審判,開設便民法庭。為解決偏遠群眾、老弱病殘群眾開庭不方便的問題,一是設立固定的巡回審判點,在巡回審判點進行審理;二是選擇典型案件適時安排巡回審判,注重與旁聽群眾間的互動,承辦法官既要當好案件的裁判員,又要當好法制宣傳的講解員,力爭收到案件和諧處理和法制宣傳的雙重功效。三是深入田間地頭巡回審判。
八、普及文明用語,講究司法禮儀。值班法警熱情接待來訴來訪群眾,正確指引出入審判、辦公場所路線,尊重當事人及訴訟參與人的隱私和人身權利,妥善保管當事人的托管財物。
九、建設科技審判庭,為訴訟當事人提供高科技服務。設立電子顯示屏、投影儀、庭審監控錄像等電子設備,為當事人證據展示、監督審判程序、回顧查閱審判過程提供方便。
十、實行接訪制度。院長定期參加全縣“五長”接訪,設立信訪專線電話,安排專人負責平時來信來訪工作,副院長、紀檢組長輪流接訪,為求助群眾提供法律咨詢,解決涉訴問題,化解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