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淮安訊:隨著大學習大討論的深入開展,該院堅持把重信、重訪工作作為檢驗學習討論成效的標準之一,特別是喜迎國慶期間,針對一些重信訪,輕法律的案件當事人,該院在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的基礎上,立足長遠,堅持“三個更加注重”,積極做好信訪穩控工作。

一是更加注重傾聽來訪群眾訴求,做好法律釋明工作。針對當事人因不理解有關法律政策來信訪,該院在信訪接待中要求承辦人做到重聽有情,虛心做來訪群眾的傾聽者,耐心聽取他們的訴求,讓信訪人把話講完,把理講透。對無差錯案件,做好釋明工作,耐心疏導,做到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發現裁判確有錯誤的,及時告之當事人正確的司法救濟途徑,如:對案件提起上訴申請再審等,若當事人未行使上述權利,及時向院長匯報,由院長決定是否提請審委會提起再審。

二是更加注重解開來訪群眾心結,做好判后釋疑工作。從目前看,大多數涉訴信訪都是因為當事人對法院的裁判和執行沒有達到個人預想的目的而引發的,對法官的裁判是否公正存有疑慮。為此,該院信訪接待中,明確誰主審,誰負責的辦法,由涉及案件的主審法官做好判后釋疑工作,針對當事人對裁判提出的疑問,不厭其煩地從事實認定、證據采信、法律適用等方面,運用法律、情理、事理相結合的方法,反復講明裁判的公正性,使當事人自覺接受法院裁判。對一時講不通帶有情緒的當事人,經過多次做工作,宣傳法律知識,進行心理疏導,溝通思想,使他們理解法院裁判所宣示的公平正義精神,從而提高自覺遵守法律意識,把問題化解在源頭,避免信訪事件發生。

三是更加注重解決來訪群眾的實際問題,對病下藥。該院在信訪接待過程中,除了通過說服教育讓來訪群眾了解有關法律政策規定文件之外,更重要的是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對正當有理信訪人提出的問題以“熱情迎、耐心聽、認真辦、誠心幫”的高度負責態度,堅持“有錯必糾”的原則,嚴格依據法定程序進行糾錯和處理,確保把問題快速穩妥地解決掉。對無理纏訪人員,根據情況組織召開聽證會,邀請新聞媒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監督和旁聽,進一步向信訪人闡法析理,提出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促進信訪人息訴息訪。對久經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的信訪人,按照規定,對其警告、訓誡或制止,情節嚴重的,依法采取必要的現場處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