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鹽城訊:為進一步提升審判質效,強化內部監督,充分發揮審判監督庭案件“質檢站”和“保險鎖”的功能,江蘇省響水縣人民法院積極轉變審監理念,強化質量意識,拓展監督形式,深化案件評查,健全長效機制,通過監督檢查和督促整改,全面實施鐵案工程,進一步提高案件質量,規范司法行為,增強司法能力,提升司法形象。

一是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理念。《民事訴訟法》修改后,作為基層法院適時將審判監督庭的職能重心定位在案件質效管理上,并在工作中堅持依法糾錯的理念,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排除法外因素干擾,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堅持案結事了的理念,大力提倡調解方式解決糾紛,力爭讓當事人息訴止爭;堅持案件質量為本的理念,以完善審判流程管理和案件質量管理為主線,狠抓案件質效,促進矛盾糾紛徹底化解。

二是建立質效檔案,強化精品意識。在搞好案件全方位監督的同時,以審判監督庭為主管部門,為每個業務部門及辦案人員建立質效考核檔案,對案件質效實行檔案管理;將結案數、審限執行情況、調解撤訴率,適用程序、實體等考核指標一攬子納入質效綜合考評;考核結果作為業務庭負責人和干警個人晉職、晉級、評先的重要依據,并在年終對案件質效好的干警予以大張旗鼓地表彰,從而對質效差的干警形成一種壓力,并繼而轉化成為動力,有效地提高了全院干警的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

三是暢通監督渠道,拓展監督形式。堅持將監督視線前移,從立案環節開始,構筑審查、旁庭、聽證全程立體化監控體系;立案環節通過對來信來訪的審查,監督是否依法立案、依法收費,發現確有錯誤的,及時發出糾錯通知書;審理環節通過隨機擇案旁聽,并現場對程序和實體進行打分強化庭審監督,提升庭審質量;執行環節通過依申請組織聽證強化執行監督,推動執行工作健康和諧發展。

四是細化標準措施,深化案件評查。制定科學的質效標準體系,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明確評查標準和內容,擴大評查范圍,突出評查重點,豐富評查方式,強化評查的經常性和抽樣的隨機行;實行當月案件當月評、發現問題及時糾、個性問題單獨講、共性問題集中評,嚴格按照制定的精品案件質量評查標準,逐案、逐人、逐庭評分,實行百分制量化考核;評查內容不僅局限于辦案程序、卷宗裝訂等表面問題,更側重對包括案件實體處理、適用法律在內的所有質效問題的評查,實現由定量評查向定性評定轉變,積極引導和規范了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

五是狠抓制度建設,健全長效機制。強化審監調研工作,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暢通評查信息反饋體系,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案件質量評查細則》等案件質效管理制度,為案件質效管理打造無漏洞制度管理體系;同時為避免制度陷入流于形式的怪圈,還重點下大力氣狠抓制度落實,建立以監察室為主體的效能監察體系,對質效辦公室的案件評查結果和各項案件質效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實行通報制度,對評查中發現的差錯及其處理意見、精品案件、優秀裁判文書等情況每月定期予以通報,重大事項隨時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