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泉山法院創新機制提升司法審判效能
作者:趙克 蘇峰 發布時間:2008-09-19 瀏覽次數:661
本網徐州訊:今年以來,徐州市泉山區法院以深入貫徹十七精神的“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為契機,認真查找影響審判質量、效率提高等有關問題,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制定針對性整改措施,不斷創新辦案機制,全面提高案件審判的質量和效率。今年1-8月,泉山法院共受理案件3621件,審結3036件,結案率為83.84%,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81%,執行案件執結率和執行到位率分別上升2.37%和16.58%。
一是實行積案定期通報制度,切實提升審判效能。每月報結案結束后,分別對案件的質效指標、人民陪審員參與陪審情況、涉訴信訪、科技法庭使用和案件歸檔情況進行通報。各業務庭則要對簡易和普通程序即將到期的未審結案件逐一排查,并在庭務會上由相關審判人員說明未審結的原因。對有特殊原因無法在審限內審結的案件嚴格審批手續,作好登記備案手續,作到清理到位、處理及時,疑難案件和問題案件透明化、公開化,避免超審限案件發生。
二是強化審判質量監督機制,確保裁判公正。案件質量關口前移,規定裁判文書必須經過審判長、庭長和分管院長三級把關,一案一個質量責任表,案件承辦人、合議庭成員及把關的庭長、分管院長分別在屬于自己責任的環節簽署意見,隨卷流轉歸檔,案件質量責任表作為追究案件質量責任的依據之一,以防止疑難復雜案件在事實、證據、法律適用以及裁判語言、文字等方面出現差錯,使少數重大疑難案件得到慎重解決,確保裁判公正。
三是建立廉政檔案制度,樹立法院良好形象。泉山法院將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納入年度目標管理,實行一崗雙責,明確責任人必須“管人管事管案子”,年終嚴格進行考核并兌現獎懲。工作中采取重點抽查的形式,不定期對各類案件進展情況進行全程監督。同時向案件當事人發放“廉政辦案監督卡”,對審判過程評估打分,切實加大隨案監督跟蹤力度。對法官拒絕接受當事人吃請行賄情況進行登記備案,對確實無法退回的禮金、物品記入廉政檔案,上繳紀檢部門,實行登記上交制。
四是延伸黨風廉政建設的觸角,擴大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泉山法院在大討論活動中積極組織干警學習中紀委、省市法院領導有關廉政教育的文章,召開全院黨員民主生活會及廉政建設監督員座談會,廣泛征求群眾對干警廉潔自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向全院干警家屬和干警子女發一封公開信,充分發揮干警家屬和子女的助廉作用,嚴把家庭廉政關,不僅增強了干警及其他工作人員“倡廉、興廉、促廉、守廉”的意識,而且還進一步地促進了整體司法審判效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