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買編其實是花錢買騙
作者:王蕊 發布時間:2017-04-17 瀏覽次數:711
信息時代,資訊爆炸式傳播。像花錢就能買到“鐵飯碗”這種老掉牙的騙術,估計都聽得耳朵都要起繭了。可就是這樣,騙子一個莫須有的入編承諾,仍有“愿者上鉤”近日,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李某詐騙一案。
90后的李某是從事殯葬生意的個體戶,近期因在安徽承包了一個農場,急需資金周轉,整日里想的就是如何發一筆大財好補上自己的虧空。2015年3月,老顧客張某找到李某,請他給自己的親戚辦喪事,聊天之際,李某得知李某有一個初中畢業的兒子閑在家中,為了找份合適的工作全家人都愁壞了,李某當即給張某表態自己可以把小張弄個編制到殯儀館上班,張某聽后喜出望外。幾天后,李某聯系張某稱一切都安排妥當,上班的日子也已定下,就在半年后,但是需先交一筆不菲的押金。為取得張某的信任,李某帶著張某去民政局和殯儀館負責人處送禮,其實兩人是李某的朋友假扮的(兩人均另案處理)。禮錢自然也落入了李某的口袋。見過“局長和”館長“后,張某心里的石頭也落了地,對李某更是言聽計從。李某又趁機暗示張某,單位正在分配福利房,不僅便宜而且單位還承擔一部分購房款,真是”過這個村,沒這個店“,機會千載難逢。張某果斷拿出20萬給李某,讓其幫忙安排一套房子。見張某如此好騙,李某后來又以小張文化水平較低,以給其辦假文憑、培訓費、打點關系換崗位等借口為由,多次騙取被害人張某的錢財,共計騙取張某人民幣55萬余元。
騙了張某后,李某的膽子越來越大,又謊稱可以幫助他人安排殯儀館的工作,先后騙取了被害人王某、馬某、殷某的錢財十萬余元,還謊稱與被害人劉某合作承包殯儀館冰柜,以投資為由,騙取人民幣15000元。2016年8月,張某見一年多時間過去了,自己前前后后花了近六十萬元,但李某承諾的事一件都沒辦成,選擇了報警,李某歸案后對上述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錢財,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被告人李俊多次實施詐騙行為,應酌情從重處罰。鑒于其在歸案后能如實供述,有坦白情節,無前科劣跡,有悔罪表現,可以對其從輕處罰。最終判決被告人李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