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南京訊:近日,在南京結束國情學習和暑期實習的香港大學生,與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指導老師互贈禮物,依依惜別。

香港大學生對赴內地國情學習和暑期實習,滿懷熱情,踴躍參與。今年暑期,香港法律研習交流基金會從在讀的香港大學生中,選取部分法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雙學位學生、研究生,經中聯辦青年工作部的協調,最高人民法院和教育部分兩批安排29名學生到北京、南京學習和實習。

在北京期間,香港大學生參加了由內地專家、教授主持的法律講座、中國近代史、中共黨史、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與中央民族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生,以及奧運冠軍座談交流;觀摩武警特警學院的反恐和軍事演練、天安門國旗護衛班的訓練;訪問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國務院港澳辦、教育部港澳臺辦;參觀瀘溝橋抗戰紀念館、人民大會堂,觀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游覽長城、故宮、首都博物館等豐富多彩的國情教育活動。

南京法院挑選資深優秀法官,每人負責指導13名學生;南師大安排5名法律專業大學生,與香港大學生同步實習的同時兼任向導和助手。期間,他們和指導法官并肩調解或審理案件,深入企業、社區開展社會調查與實踐,走訪當地公檢法機關和監獄、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事務所;參觀明孝陵、拙政園等世界文化遺產。參觀靜海寺時,李銘生同學說: “160多年前的事恍如眼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在此議定后,靜海寺就作為香港漂流的起點進入包括香港民眾在內的億萬中華兒女的記憶。今天首次實地溫習歷史,深感??惟有祖國強大,香港才能回歸;中華要崛起,青年使命重;舉國同此心,中華能復興!”

在南京中院今天下午舉行的歡送儀式上, 葉愛儀同學表示,通過同情學習和在法院實習,加深了對祖國的認識,同時還與內地法官、大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她希望國情培訓教育能得到持續發展,為香港大學生創造更了解國家、認識國家的機會。

另悉,香港大學生離開南京后將進入"鳥巢",現場為奧運加油,為北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