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委書記兩次走進鐘樓法院民調工作室
作者:呂捷 發布時間:2008-08-04 瀏覽次數:1051
本網常州訊:在法院內部設立“民調窗口”的訴調對接“鐘樓模式”被譽為和諧司法的一大創舉。它創新的工作機制和強大的生命力使得它于2007年1月呱呱墜地之初,即贏得了當地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精心呵護。2007年5月,當常州市委書記范燕青首次走進了剛成立的人民調解工作室的時候,就對打造“鐘樓模式”這一和諧司法的品牌寄予了殷切的期望。現如今,在廣大群眾的理解和參與下,在當地黨委政府幫助和支持下,“鐘樓模式”已經日趨完善和成熟,并充分展示出其便民、高效、低成本的獨特魅力。自“鐘樓模式”誕生以來共接待來訪群眾760余次,受理各類糾紛490件,化解糾紛450件,糾紛化解率達92%。經過人民調解工作室調解的案件無一人反悔,無一人上訪,無一起申請執行,收到了“停訴息訟,案結事了”的良好效果。今年4月16日,《人民法院報》頭版頭條以“法院里的民調窗口”為題對“鐘樓模式”的機制和成效作了詳細的報道。最高院王勝俊院長也對此做出了“此作法很好,核實后全國推廣”的重要批示。
日前,常州市委書記范燕青帶著喜悅之情在市政法委書記孫國建、市中院常務副院長陳少寶、鐘樓區委書記張東海、區長金建勇等領導陪同下,從百忙中抽空,頂著似火的驕陽,再次走進了鐘樓法院的人民調解工作室。
在認真聽取了鐘樓法院夏偉忠院長對“鐘樓模式”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之后,范書記高興地說:鐘樓法院近年來圍繞大局,開拓創新,亮點突出,訴調對接、法官職業化改革、司法和諧拆遷、審判管理等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特別是人民調解工作室在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和諧上走出了一條新路,為訴調無縫對接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強法官隊伍建設,深化改革,強化職能,勇于爭先,為建設和諧常州、法制常州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鐘樓法院夏偉忠院長在由衷感謝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對鐘樓法院的關心和支持的同時表示:鐘樓法院將始終堅持“三個至上”的指導思想,以即將召開的全市人民調解工作室工作推進會和全省人民調解工作室工作推進會為契機,按照市中院姜洪魯院長專題調研時提出的“擴大面、提升質、注重果”的最新要求,進一步拓展人民調解工作室的受案范圍,完善工作流程,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有好、又快發展再創新業績,再做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