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償還巨額債務,村干部鋌而走險,利用群眾信任,以謊稱能辦理“土地換城保”并代為繳費為名,騙取群眾錢財,后因其無力退還,被群眾檢舉揭發。近日,淮安市洪澤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這起詐騙案,判決被告人管某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5萬元,對其犯罪所得贓款645600元予以追繳。

  經審理查明,2015年7、8月間,管某擔任村委會干部期間,在統計、核查村民參加“土地換城保”工作時,發現村民對政府實施的將部分拆遷款和安置費上繳國家,換取享受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待遇的“土地換城保”政策并不熟悉。管某便利用群眾對其的信任,向前來咨詢的群眾,隱瞞了僅是進行統計、調查“土地換城保”,而未開始辦理、繳費的事實,謊稱政府已批準辦理“土地換城保”,讓村民按每人40350元,交由其去辦理。管某先后騙取蔣某等9人所交“土地換城保”費用共計人民幣645600元,用于償還個人債務等支出。

  另查明,2016年2月18日,被告人管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并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法庭上,管某對于洪澤區檢察院的指控并沒有作出過多的辯解,數次情緒失控,在最后陳述中,管某失聲痛哭,用衣袖拭淚,用幾乎哽咽的話語,表達了懺悔,“當時我在外邊差了很多錢,具體數字也說不清了,催債的逼得很緊,所以我才不計后果動了騙取農戶土地換城保費用念頭。一念之差就讓我的世界變成了另一個模樣……。”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管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法院予以支持。被告人管某犯罪后有自首情節,可以從輕處罰。據此,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法官提示】本案被告人管某的詐騙行為,群眾只要留意一下政策文件,便不會因對政府政策的不了解,使得犯罪分子有機可趁才。法官在此提醒,廣大群眾對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政策規定要從正軌渠道獲得,認真閱讀,如有疑問,可多渠道咨詢,尤其是涉及錢款的事宜更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