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法院榮獲“江蘇省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行業”稱號
作者:從兵 金寶 占軍 發布時間:2008-04-21 瀏覽次數:926
本網宿遷訊:曾被中央文明辦授予“全國創建文明行業示范點”、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蘇省文明單位”的沭陽縣法院近日再傳喜訊:被江蘇省文明委授予“江蘇省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行業”稱號。
近年來,沭陽法院始終以維護好人民群眾權益為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認真開展文明行業創建活動,他們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和創建“廉潔司法示范庭”專項活動為載體,教育全院干警牢記司法為民的宗旨,以人民滿意為標準扎實干好審判工作。同時制定了《法官文明用語和工作忌語》,打印成冊,人手一份,并制成牌匾,懸掛在樓道、辦公場所等醒目處,隨時約束干警,接受群眾監督。
為了把文明創建工作落到實處,該院狠抓服務態度,推行“五個一”要求:所有干警對待當事人要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聲問候送上,一把椅子讓座,一杯開水解渴,一片誠心解答。在院立案庭和所有人民法庭開展“假日法庭”活動,每個法庭節假日至少有2名審判人員在崗值班,隨時接受群眾來訪來訴。法庭實行嚴格的駐庭制度,24小時有人值班;開展“大走訪”活動,組織干警走訪人民群眾、人大代表、當事人,主動深入農村、鄉鎮,深入群眾,廣泛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群眾所想、所需、所求,及時提供服務。近兩年來,沭陽縣領導機關先后兩次向群眾發放征求意見表征求群眾對機關各部門的意見,沭陽法院的群眾滿意率均為98%。
為了做到文明審判,該院認真落實司法為民措施。他們公開向社會做出10項承諾,制定出便民措施28條,并向全縣公布,讓廣大群眾監督法院工作。他們認真落實電話立案、預約立案、假日立案新舉措,實行柜臺式服務模式,受理、審查、簽批、微機登錄一條龍服務,設專人負責指導當事人訴訟。在立案審查過程中,實行訴前風險告知,執行風險告知,促使當事人理性地行使訴權,提高防范風險的意識能力。制定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對涉及孤寡老人和殘疾人的案件堅持進鄉入村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訴訟。積極開展司法救助工作,依法為當事人減、緩、免訴訟費1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