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淮安訊:淮陰法院為切實保障當事人的訴權,以最便捷的方式進行訴訟活動,該院繼續加大司法便民力度,確保司法便民措施落到實處,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立案難、執行難等問題。

一、強化導訴功能。該院為了給人民群眾提供高效、快捷的便民導訴服務,在法庭大廳設立導訴臺,每天安排一名審判人員值班,并成立導訴、接訪、處理、督察四位一體便民綠色通道。對來人民法院辦事的人民群眾,進行接待、登記、引導便民服務。值班導訴員在認真了解人民群眾辦事的意圖后,根據不同情況將人民群眾引導到具體辦事地點,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到法院門難進、人難找、事難辦的問題。

二、強化立案方式。該院印制了訴訟指南、執行須知、風險告知書、證據規則等宣傳冊,放置在立案大廳,方便人民群眾索取,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設立速裁組,對于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案件,由速裁組及時裁決。實行弱勢群體立案優先,對于前來立案的老人、殘疾人、孕婦等弱勢群體實行優先立案。體現司法人文關懷,在立案大廳擺放座椅、飲水機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實行訴訟費緩減免立案,對打不起官司的當事人,依據法律規定實行緩減免訴訟費,及時受理、審理、執行案件,今年以來,該院共緩減免訴訟費10余萬元,讓50余名困難當事人實現了訴權。

三、強化公開審理。該院規定除法律規定的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外,一律公開審理,每個公民持身份證便可參加旁聽。重大疑難案件全體審委會委員提前介入參加旁聽,促進案件公開公正的審理,更提高效率便于案件的及時研究。定期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案件的審理,以便于更好的強化監督。定期邀請新聞媒體的記者旁聽案件的審理,更好的以公開促公正。

四、強化執行工作。該院于3月份深入學習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新增的執行措施和制度,從而更開、更好的促進執行工作的開展。妥善執行好涉及就業、就醫、住房、社會保障等有關民生的案件,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加大處罰力度,對于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的,堅決予以罰款、拘留,構成刑事責任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靈活使用立即執行,對于掌握的稍縱即逝財產線索,及時采取強制措施,從而確保案件的順利執行。建立執行聯動機制,聯絡檢察、公安、監察、工商、國土、房產、銀行等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形成社會監督合力,運用執行聯動機制促使被執行人履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