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揚州訊:為充分發揮基層調解組織作用,構建社會大調解網絡,全力做好疏通民意、化解社會矛盾工作,力求將大量民間糾紛、群體性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近日,江都法院全面開展“和諧司法進社區,司法服務到社區”活動。

一是培訓指導進社區。實行法官包片制,一個法官負責34個社區,針對社區人民調解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注重加強對社區人民調解員、特邀調解員的培訓與工作指導,提高社區組織解決糾紛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能力。

二是法制宣傳進社區。35,江都法院學雷鋒法制宣傳小組走進南苑社區,通過現場咨詢、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進行法律宣傳教育,解答有關法律問題,并將繼續走進禹王宮、玉帶等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活動,提高公民法律意識。

三是便民措施進社區。改進立案服務,方便群眾訴訟,實施“司法救助”,對生活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實行訴訟費用的減、緩、免。

四是司法調解進社區。從婦聯、工會等組織中選聘特邀調解員,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特邀調解員等基層調解組織的作用,并貫穿于審判前、審判中、審判后,做到司法職能的向前、向后延伸,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實現辦案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