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糾紛多因瑣事 一言不合打起賭氣官司
作者:楊萌 發布時間:2016-09-07 瀏覽次數:913
樓下天花板漏水,在窗戶外面加裝防盜窗,過道里堆放雜物……都可能會被鄰居告上法院。鄰里之間,一些小問題也可能會對簿公堂,據統計,近三年來姑蘇區法院受理的鄰里糾紛足有兩百余件。姑蘇法院提醒大家,在發生問題時,應該先了解清楚是誰的責任,如果經第三方調解無效,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房屋漏水!鄰居怒求賠償
柳女士是某小區的老住戶,一日,她發現房子的天花板有多處漏水現象,懷疑是樓上鄰居的水管爆裂了,便趕緊去樓上敲門,沒想到,樓上的鄰居不在家,她立刻聯系物業撥打110,然而短短的幾個小時內,柳女士的房間的墻壁、床墊全部濕透,水通過墻壁也流到了空調和電視機。柳女士憤怒地找樓上的沈女士要求賠償四萬元,然而沈女士卻有不同意見,她認為漏水嚴重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柳女士家里裝修將房屋內客廳的承重墻拆掉,導致墻體出現大面積裂縫,才導致了漏水加速滲透,因此她拒絕承擔全部損失。法院經過調解,沈女士賠償了柳女士6000元。
裝防盜窗?得看鄰居的意思
張先生、李先生分別居住在某小區三樓和四樓,張先生在自己房屋南陽臺外墻安裝了一個突出墻面50公分左右的防盜窗,該防盜窗將南陽臺包在里面。住在樓上的李先生有點不滿,他認為,樓下的防盜窗使自家無法正常晾曬衣物,并可能會使他人順著該防盜窗進入家中。兩人因為爭執不休互不退讓訴至法院。姑蘇法院經審理認為: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好相鄰關系。張先生在房屋南陽臺外墻墻面安裝外凸式的防盜窗,該行為對李先生的日常生活構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法院支持了李先生的訴訟請求,判令張先生在15日內拆除該防盜窗。
過道糾紛?堆雜物PK裝防盜門
季先生和周女士均是一套多產權公房的承租人,兩人共同一條一米多寬的通道先由西向東走向。季先生的房屋現有西門和南門兩個出口,周女士的房屋僅有東門一出口。在通道內季先生先前搭建了灶臺、水槽,擺放了煤氣灶、液化氣瓶、碗柜等廚房用品,影響了周女士一家人的通行。周女士多次交涉無果便找人將季先生的廚房用品拆除,移至季先生家門口,并在該通道靠周女士門口處安裝一鋁合金移門。季先生因廚房用品在搬運過程中有所毀損,且鋁合金門影響了他的西門的進出,怒將周女士訴至法院。法院經過審理認為,根據法律規定,對于一方所有的或者使用的建筑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不得堵塞。原、被告雙方都應保持通道暢通,不得占用。判令周女士拆除鋁合金移門,并酌情賠償廚房用品損失100元。
說法:什么是相鄰權
相鄰權是指不動產的所有人或占有、使用者在行使對不動產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時,相互之間要求對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的權利。
根據《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的原則和《物權法》等法律法規的精神,相鄰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不得制造噪音、喧囂、震動、惡氣、異味等,妨礙相鄰他方的正常生產、生活、損害他人身心健康。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法官提醒:相鄰糾紛應合理維權
蘇州市姑蘇區法院副庭長陳瑾提醒,在遇到鄰里糾紛時,不要當即大打出手,應當先坐下來和平冷靜地協商解決。若雙方的意思達不成一致,可以尋求社區組織調解。社區調解的處理過程相對簡便,一般在確定責任方后都能低成本、比較迅速地解決,較為經濟實惠。如果社區調解無法達成一致,可以通過到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來解決,原被告需要做好證據的保全和尋求第三方對損失的鑒定。需要注意的是,業主在行使自身權利時,應當自覺地避免給鄰居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甚至侵害,以免造成鄰里糾紛,甚至造成爭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