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的還錢之道
作者:寧斐然 蔡夢楚 發布時間:2016-09-05 瀏覽次數:787
現如今信用卡的便捷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啟了“提前消費”模式,其中主副卡的捆綁消費也成了眾所周知的使用方式之一。然而,現實中卻有人利用主副卡之間的靈活切換服務,以還錢為目的實施詐騙。近日,睢寧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缺錢花?交朋友借錢救急
臨近春節,在外地打工的90后小伙陳宇歸心似箭。平日里游手好閑的他并沒有多少積蓄,但為了撐面子,他決定買點行頭打理一下自己。陳宇走進一家男裝店,挑了幾件得體的衣服,沒問價錢就爽快地付錢走人。之后一段時間,陳宇經常光顧這家服裝店,作為老顧客的他很快和店老板李滿熟絡了起來,兩人交換了聯系方式并成為了朋友。
在家閑了沒幾個月,陳宇身上的錢就被他花光了。沒錢花的滋味讓陳宇覺得很不好受,他尋思著先找朋友借點錢花花,之后再想辦法找點活干干還錢。陳宇想到了剛結識的朋友李滿,于是他來到服裝店向李滿表達了自己想借點錢周轉的意思,并承諾只是應急,很快就還。李滿想著陳宇平常很照顧生意,就很仗義地借了他3200塊錢。
賴賬不還 信用卡補漏越補越大
到了約定還錢的日子,見陳宇沒有任何還錢的意思,李滿開始打電話催促陳宇還錢,陳宇一直以自己在鄭州辦事兒等理由推脫。期間怕李滿不再信任自己,就先還了700塊錢,并表示一回來就還上剩余的錢。然而陳宇明白,此時的自己已經入不敷出了,再這樣下去連基本生存的錢都沒有了。看著銀行卡里少得可憐的余額,陳宇連聲嘆氣。可巧取款機連著一家建設銀行的營業廳,銀行工作人員正在向顧客講解推薦一款主副卡綁定的信用卡使用方法,陳宇眼前一亮,或許自己可以先用信用卡來解決自己的燃眉之急。
很快,陳宇就申領了兩張信用卡,并用自己臨時辦的鄭州本地手機號綁定了主卡。拿到信用卡的陳宇“好了傷疤忘了疼”,又開始了吃喝玩樂的有錢人生活,刷卡消費、取現、分期……沒過多久,信用卡就透支了八千塊錢。眼見著很快就到了還款期限,陳宇又開始著急上火了。
以還錢為由上演“金蟬脫殼”
陳宇看著自己手中的信用卡,心生一計。他很快從鄭州回到老家,來到李滿的服裝店里。
“李哥,今天我來把欠你的錢還上。你看這樣,我手頭沒現金,我這有一張建行的信用卡透支的8000塊錢快到期了,你先幫我把這里邊的錢還上,然后再連同之前我欠你的2500塊錢一起再用pos機刷到你的卡上,你看行不?”
“你這卡透支額度有多少?”
“一萬多吧,反正夠你刷的。”
“那好吧,我試試。”
就這樣,李滿用自己的兩張銀行卡湊了8000塊錢轉到了陳宇的信用卡上,轉完錢后,李滿用pos機想從信用卡上刷10500塊錢到自己卡上,沒有成功。陳宇連忙解釋說:“建行信用卡還款需要兩個工作日才能到賬呢,這樣吧,你要是不相信我,我把這張卡、身份證還有手機都押在你這,等過兩天你再刷看看。”李滿覺得可行,于是點頭同意。
兩天后,李滿再次刷了信用卡,結果pos機上顯示銀行卡是黑戶,已被銀行沒收了。李滿趕緊聯系陳宇,電話不通,微信也不回,思來想去,覺得自己肯定是被騙了,于是報了警。
原來,陳宇給李滿的是信用卡的副卡,那天離開李滿的服裝店后,陳宇就通過網上銀行和自己之前在鄭州辦的臨時手機號(綁定銀行卡的手機號)打電話給銀行申請了副卡掛失,并保留了主卡的使用權限,這樣既不用自己還錢,又可以繼續透支消費,過逍遙日子。
取保候審又逃跑 警方網上追逃
很快,警方通過技術手段發現陳宇在徐州某網吧上網,于是迅速前往秘密抓捕,將陳宇當場抓獲。到案后的陳宇認罪態度良好,警方綜合考慮后決定對其取保候審。然而取保之后,警方和檢方再也沒有傳喚到他,于是陳宇又一次上了追逃榜。2016年7月14日,陳宇在睢寧某旅社休息時被警方再次抓獲。
睢寧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陳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構成詐騙罪。陳宇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系坦白,依法可以對其從輕處罰。且被告人已經將所詐騙錢款退賠被害人,可酌情予以從輕處罰。遂判決被告人陳宇犯詐騙罪,判處拘役三個月,罰金人民幣二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