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至8月期間,公安機關陸續接到多名被害人報案,稱在網上查詢到租房信息,并向“房東”繳納了數額不等的押金和房租,入住后卻發現“房東”是假冒的,而且再也聯系不上了。近日,吳中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神秘的“李鬼”房東詐騙案。

  真房東網上招租 方便快捷

  去年3月,吳江區某小區一處房屋的房主沈某在網上一論壇掛出一則租房信息,不久便有一名自稱“曲國華”的男子與其取得聯系,表示需要租房。雙方約定到現場看房后,當即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租期一年,每月租金1980元。合同簽訂后,房主沈某提出要“押一付三”,即預先支付四個月的租金。這時,“曲國華”提出,因為手頭較緊,先“押一付一”,等一個月后再支付另外兩個月的租金,之后就每三月一交,沈某表示同意,并在收款后將房屋鑰匙及水電繳費卡等交給“曲國華”。

  假房東依樣畫葫蘆 收錢失聯

  沒過幾天,某中介公司在另一論壇上掛出了同一房源的出租信息,每月租金1450元,明顯低于周邊其他房源。這則招租信息很快吸引了小戴和小程兩個女孩的注意,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遂安排了兩人到現場看房,自稱沈某的“房主”親自到場,并出示了房屋鑰匙和一本紅色的房產證。姐妹倆看房屋符合心意且租金很劃算,便當場簽訂了租房合同,并根據“房主”的要求,立即湊齊錢款預付了押金和六個月租金,“房主”收到錢后就將鑰匙和水電繳費卡等交給了姐妹倆。

  真房東遇上真租客 騙子露陷

  可就當小戴和小程兩人歡歡喜喜搬進新家沒幾天,有一名陌生男子找上門來,質問她們是不是“曲國華”以二房東的身份出租了房屋。姐妹倆根本沒有聽說過“曲國華”這個名字,以為對方看她們兩個小姑娘好欺負來找茬的,便回答說不認識什么“曲國華”,她們的房東叫“沈某”。男子一聽,感覺不妙,因為他才是真正的房東沈某,于是立即掏出證件表明身份,雙方這才發現都被騙了,而此時“曲國華”留下的聯系電話也已經打不通了,他們馬上就報了警。

  “李鬼”房東難逃法網 定罪受罰

  公安機關立案受理后,發現那段時間已有好幾人報警反映相同的情況,就對全市范圍內同類型案件進行了梳理,發現被害人描述的“房東”身形相似、犯罪手段一致,遂通過網監部門查詢其留下的手機號碼,查找其密切聯系人,最終抓獲了被告人周某。

  歸案后,周某交代自己是本市一名無業人員,平時打打零工,無聊時瀏覽網頁看到了這種“賺錢”方法,就動起了歪腦筋。他在網上購買了多張不記名的電話卡,開始四處租房,由于看似老實的外表,大多數房東都相信了他手頭緊、無法預付較多押金和租金的借口,僅僅收取較少的費用就同意出租。租到房子后,周某又找路邊小廣告聯系制作了相應的假房產證,再以較低的租金吸引其他租客,騙取到租客預付的押金和房租后便扔掉手機卡,溜之大吉,合計騙取多名被害人共計人民幣5萬余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周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結合周某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退賠了全部贓款等情節,法院最終認定被告人周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法官提醒】網上租房雖然便捷,但必要的房主身份、產權信息等內容的核查不可遺漏。本案中,房主和租客的租賃行為都比較簡單,合同訂立也很隨意,才讓被告人輕易蒙混過關。因此,租房最好還是要認準有資質的正規中介,確保各方利益不受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