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庭激情大跨越
作者:馬娟 發布時間:2008-01-30 瀏覽次數:923
本網徐州訊:人民法庭作為基層法院司法為民的窗口,處在調處矛盾的風口浪尖,也是化解糾紛的前沿陣地,人民法庭在日新月異中漸漸釋放出巨大的能量。2007年度徐州市基層人民法庭考核指標下發,睢寧縣人民法院四個人民法庭中王集、李集、凌城三個法庭位居三甲,小小的法庭為2007年睢寧法院的工作增添了寒冬的一道亮色。
近幾年來,睢寧法院在《關于全面加強人民法庭工作的決定》精神的號召下,搞起了轟轟烈烈人民法庭建設,短短三年時間,實現了法庭的現代化、信息化和規范化,成績斐然。轄區的四個人民法庭因地制宜,發揮各自的優勢,創新機制,掀起了法庭建設的新高潮。
王集法庭??貼近民心的百姓法庭
王集法庭是百姓法庭,王集法庭的法官是百姓的貼心人,這是當地老百姓的評價,成績就是最好的佐證。2007年王集法庭共審結民商事案件517件,結收案比為100%,調解撤訴率81%,發改率、投訴率、申訴率均為0,在徐州市25個基層人民法庭綜合指標排序中,不負眾望名列第一,創下該院歷史最好成績。
王集法庭轄區范圍最廣,人口最多,是糾紛和矛盾的多發地,審判任務繁重。該庭立足司法為民、利民、便民、護民的高度,切實做好審判和執行工作,不斷贏得轄區群眾的好評。
完善便民措施。該庭通過公示的方式向社會作出了包括預約立案、開庭,上門立案、開庭,對特殊人群和特殊案件實行特事特辦內容在內的四項承諾,切實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實行網上立案,方便群眾訴訟;針對法庭受理的案件中有80%的雙方當事人均在轄區內的實際情況,法庭規定了所有轄區內的案件必需直接送達,并安排了兩名在法庭工作時間較長、熟悉轄區風土人情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此項工作;強化案件繁簡分流,提高辦案節奏;進行風險提示,減少當事人不必要的訴訟。該庭法官和法官助理還多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解決矛盾,極大方便了當事人訴訟。
庭長帶頭辦案。該庭庭長在負責全庭事務工作管理之余,帶頭積極辦理案件,并主動承擔了疑案、難案的審理。2007年全年個人審結案件200件,調解撤訴率達92.5%,為該院最高。在審理案件的同時,通過普法宣傳,對轄區群眾進行法制教育,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從而有效預防和減少案件的發生。2007年該庭長為轄區民調組織的調解員,刑滿釋放及保釋人員舉辦法治講座2次,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開展巡回審判。該庭針對張圩山石礦較多,每年雇員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居高不下,個體企業主安全生產法律意識淡薄,群眾維權意識差等特點,在當地專門設立了巡回法庭、假日法庭,定期立案、開庭、接受法律咨詢,對企業主上門進行法律宣傳,對當地民調組織進行培訓,增強他們自我化解糾紛的能力,2007年,該庭審結該類案件共計17件,較以往平均每月20余件的數量大幅下降。
李集法庭??規范化的花園法庭
作為省高院的規范司法行為示范點、徐州市青年文明號,李集法庭以審結案件462件,調解撤訴率為82.3%,平均審理天數18.6天,發改率為0,得分125.98分的成績為2007年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李集法庭是睢寧法院法庭建設的縮影,歷經20年滄桑才迎來了今天的巨變。
花園式的環境,規范化的管理。假山怪石嶙峋,小橋流水,芳草怡人,花木錯落有致,乒乓球室、羽毛球場、太陽能浴室、食堂、宿舍一應俱全,被譽為花園法庭的李集法庭營造的不僅僅是一個溫馨的司法訴訟環境,更是一個規范、文明的司法為民窗口。
該庭按照規范化試點的要求,率先完成了法庭達標任務的同時,重視規范化制度的落實,加強了法庭管理,法庭規范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審判質效在全市人民法庭中一直居于前列。該庭本著“教育經常化、管理制度化、服務優質化、司法廉潔化”的要求,大力抓好基層法庭干警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圍繞提高“審理疑難復雜案件、訴訟調解、司法優質高效、做好群眾工作、指導人民調解”能力,堅持學政治、學法律、學業務、學知識、努力增強司法為民的本領;堅持“公正與效率”的司法主題,強化審限意識和程序意識,案件審理天數僅為18.6天;加強法庭考勤與值班,建立目標考核管理機制,落實法庭領導一崗雙責制,嚴格執行著裝規定和出庭行為規則,保持業外活動的嚴格自律,做到廉政鐘長鳴。
青年文明號,服務新農村。作為市級青年文明號,李集法庭全庭干警在服務新農村建設中,利用立足基層、面向農村的特點,發揮自身優勢,作出了積極貢獻。該庭干警多次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打掃衛生,為困難學生送去學習用品,為貧困戶送去面粉和油。
該庭取得鎮政府領導的理解和支持,與村委會一同組織村干部和村民學習,并設法律宣傳欄,定期更新內容。針對轄區內人身損害賠償案有所抬頭的實際,該庭采取到當事人所在村、組開庭、到事發地開庭的方法,擴大教育面、延伸辦案效果。同時,在轄區內各社區設立訴訟聯絡員,以利于及時掌握案情,做說服教育工作。
凌城法庭??善于調解的親民法庭
省高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兩年徐州市優秀人民法庭,由徐州市優秀人民法庭庭長、徐州市十佳法官組成的凌城法庭2007年度取得了全市人民法庭排名第三的佳績,其中100.77%的結收案比、86.99%的調解撤訴率和93.9%的人民陪審員參審率均為全院最高。
辦案能手也是調解高手。凌城法庭的兩名法官審結案件數量在該院中都名列前茅。在多辦案、辦好案的指導思想下,該庭改革判方式,加強民事訴訟調解,作為提高審判效率,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抓手。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該庭總結出了“四心調解法”,即在處理個案中,堅持做到對當事人的說服教育“耐心”,關注矛盾變化“細心”,排憂解難“誠心”,評判是非“公心”和“七個善于調解法”,即善于傾聽、善于明法說理、善于“把脈”、善于勸勉和激勵、善于發揮代理人和基層組織的積極作用、善于把握調解節奏、善于“拍板”等民事調解經驗。同時該庭撰寫的審判信息《凌城法庭運用“七個善于”調解案件成效顯著》先后被市中院和省高院轉發。
親民便民讓百姓滿意。針對基層法庭面向的老百姓法律意識淡薄但純樸善良的特點,凌城法庭積極采取措施促進審判公開,除了設置電子顯示屏、公告欄、當事人休息室等便民設施外,該庭干警還奔走于鄉間小道,親自為行動不便或有困難的當事人送達案件開庭信息、法庭人員情況、案件收費標準,并告知其主要訴訟權利和義務等訴訟信息等。為做好平息矛盾、化解紛爭思想疏導工作,該庭注重案件的立案前調解和庭前調解,當事人接待室簡單卻溫馨,法官褪下法官的光環,充當起調停人的角色,一杯熱茶、幾句暖話、真誠的微笑和耐心、細致的釋法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當事人總是帶著怨氣而來,卻帶著滿意回家,凌城法庭的法官們也親切地被老百姓稱作“凌城的正義使者”。
睢寧法院在爭優創先的路上不辭辛勞,小小的法庭也在前進的路上你追我趕,都在用行動踐行著司法為民,詮釋著公正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