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省法院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法治江蘇”、“平安江蘇”、“和諧江蘇”建設,全面加強各項工作,充分發揮人民法院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的審判職能作用,圓滿完成了各項審判工作任務。

    2007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700826件,審結和執結650315件,同比分別上升13.15%13.99%。其中,審結一審、二審和再審民商事案件訴訟標的金額為519.02億元,同比上升8.46%,執行案件執結標的金額為259.89億元,同比上升28.38%。

    一、刑事案件

    2007年全省各級法院共受理刑事一審案件52377件,審結51327件,同比分別上升10.12%9.96%,審結率為98.00%。從收案情況看,嚴重危害社會治安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重下降0.69個百分點,而非法經營、合同詐騙、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案件數量則增幅較大,同比上升31.02%。從結案情況看,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比例加大,占刑事案件的53.63%,同比上升0.68個百分點,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刑事審判的效率。

    2007年全省法院刑事審判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審判改革的部署。自20067月起,省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死刑二審案件全部開庭審理的通知》要求,除法律規定不應開庭審理的案件外,死刑二審案件全部實現了開庭審理。

    二是認真貫徹嚴打方針,加大了對嚴重刑事犯罪的懲治力度,尤其是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和經濟犯罪等破壞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案件審理力度。2007年審結嚴重危害社會治安案件16127件,同比上升7.56%,生效判決罪犯27247人,同比上升10.43%;審結經濟犯罪類案件3714件,同比上升18.36%,生效判決罪犯5019人,同比上升22.86%

    三是在刑事處罰中始終貫徹罪刑法定原則和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2007年隨著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準權,在堅持貫徹嚴打方針、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對具有法定、酌定從輕處罰情節以及罪刑較輕的犯罪分子依法從寬判處。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刑率為12.36%,同比下降1.03個百分點;判處拘役、管制、免刑以及適用緩刑的28014人,減刑、假釋29848人。

    二、民商事案件

    2007年共受理民商事一審案件401834件,審結370889件,同比分別上升17.62%18.04%,解決訴訟糾紛標的金額493.15億元。審結婚姻家庭、繼承等傳統民事案件83628件,同比上升16.40%,合同案件196868件,同比上升31.07%,權屬、侵權案件90393件,同比下降1.91%。

    民商事案件收案上升的原因,除了公民、法人的自我保護和維權意識繼續不斷增強外,因《物權法》的實施,物權等所有權糾紛案件數量開始增加。另外,新實施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大幅降低了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客觀上使一部分案件出現了上升態勢。

    2007年全省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訴訟調解和“訴調對接”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審結的一審民商事案件中,調解結案的132558件,撤訴81297件,調解撤訴率為57.66%,同比上升了3.43個百分點。在加強訴訟調解的同時,全省各級法院廣泛開展“訴調對接”工作,積極依靠社會各方面力量,合力解決涉訴糾紛。省法院與省總工會、省勞動廳、省企業聯合會聯合出臺了《江蘇省勞動爭議調解實施辦法(試行)》,建立健全了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決機制;與省婦聯共同發文,把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納入“訴調對接”機制。認真落實已有的制度和措施,進一步加強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等案件的委托調解和邀請協助調解工作,不斷擴大邀請協助調解和委托調解的案件范圍,有力維護并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二是司法為民、便民、利民措施進一步加大。一是切實貫徹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嚴格按標準收取訴訟費,同時,進一步開展司法救助工作,確保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2007年共緩減免交訴訟費13038件案件、3456.03萬元;二是加大力度,切實落實人民法庭直接立案權,目前,全省243個人民法庭已有210個可以直接決定立案。

    三是大力推行巡回審判、預約開庭、假日法庭等制度和措施,全省人民法庭共設立固定巡回審判點576個,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訴訟。此外,依法擴大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推行民事案件速裁審理制度等,有效提高了審判效率。民事一審案件簡易程序適用率達82.17%,較去年略有上升。當庭宣判率達44.41%,同比上升8.37個百分點。

    三、行政案件

    2007年全省法院共受理一審行政案件5581件,審結5271件,同比分別上升19.12%19.36%。行政案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經濟加速發展,城市規劃、房屋拆遷以及土地開發和環境保護的力度加大,涉及此類糾紛的案件明顯增多。2007年涉及環境保護類的行政案件同比上升了69.23%,涉及城市規劃、房屋拆遷等城建類行政案件同比上升了23.65%

    2007年全省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強化司法審查職責,支持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全年審結的一審行政案件中,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的2243件,占一審行政案件結案總數的32.00%;因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等行為被確認違法或無效而依法撤銷、變更的案件449件,占8.52%。

    二是積極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目前,已有11個地級市和31個縣市區的黨委、政府出臺專門文件,落實了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

    三是積極開展行政訴訟協調工作。在行政審判工作中,全省法院始終以化解行政爭議為目標,積極開展行政案件協調工作,有效避免了尖銳的矛盾沖突。2007年,經人民法院主持協調,原告主動撤訴或被告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原告撤訴的案件共2125件,占40.31%。

    四、執行案件

    2007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186056件,執結171784件,同比分別上升9.77%12.19%。執結標的金額達259.89億元,同比上升了28.38%

    2007年全省法院執行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認真清理執行中止案件。在全省法院開展了集中清理執行中止案件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實現債權人的合法權益。2007年,全省法院執行中止案件清理率達73.02%。

    二是建立執行工作的長效機制。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執行工作已經納入了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考核的范圍。

    三是強化督促被執行人自覺履行執行義務的工作機制。省法院會同省公安廳、國土廳、建設廳、工商局等9個部門聯合發文,建立執行威懾聯動機制,加大對拒不履行法定義務行為的制裁力度。通過采取對不履行判決確定義務的被執行人進行曝光、限制高消費、強制審計等措施,促進被執行人提高自動履行義務的意識。

    四是依法運用強制措施,建立執行法律威懾機制。全省各級法院加大對被執行人的強制執行力度,對拒不履行法律確定義務的人員采取拘留或罰款等強制措施。2007年,共有1555人因拒不履行法律確定的義務被拘留或罰款,同比上升6.36%

    五是注重執行和解工作。在2007年全省法院執結的案件中,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和自動履行案件89855件,同比上升了5.39%,占全部執結案件的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