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淮安訊:近年來,淮安市淮陰區法院的執行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多次受到上級法院和區委區政府的表彰,20073月被江蘇省人事廳和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表彰為先進集體。該院的執結率和執行標的到位率逐年提升,今年以來執行標的到位率達93.36%,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了較好的維護,也得到了當事人的好評,今年以來共收到當事人送來的錦旗18面、感謝信21封。該院采取四項措施提高執行工作社會公信度,執行工作逐漸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一、堅持執行“四窮盡”,實現好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該院在執行工作中力求使每一起案件達到四個窮盡:一是窮盡執行程序,依法公正執行,不隨意忽略、減省法定執行程序,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二是窮盡執行措施。針對具體案情,依法用足用全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措施,想方設法,力爭執結案件。三是窮盡財產線索。在當事人配合下,全面深入調查被執行人所有動產、不動產及其他財產權利,努力防止有能力執行的當事人逃避執行。四是窮盡執行方法,在運用法律規定的執行措施對當事人實施常規執行的基礎上,積極推行懸賞執行、限制高消費執行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二、堅持嚴格規范執行,樹立起法院的良好形象。該院結合上級法院開展的各項教育活動,進一步完善執行案件統一管理機制,執行分權制衡機制和高效執行督促機制,以規范內部管理,切實減少和避免執行亂。以確保廉潔執行為重點,加強執行隊伍建設,優化隊伍工作作風。一是全面執行量化考核機制,營造爭先創優的競賽氛圍。該院將案件執結率、執行標的到位率、案件執行期限、中止率等主要指標進行量化,分解到每一名執行人員,每月進行量化考核,并與崗位目標責任獎金掛鉤,激化干警的工作熱情。二是強化內外監督。該院針對執行崗位的特殊性,將黨風廉政建設作為執行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時刻繃緊每一名執行人員的“廉政弦”,設立“不愿為”的自律防線。在外部,該院定期不定期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廉政執法監督員對執行工作及執行人員進行評議,全面構建起“不能為、不敢為”的廉潔辦案防線。

三、堅持文明依法執行,建立起當事人理解信任。一是積極推行執行風險告知制度,引導申請人正確認識執行,以及執行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二是組織申請人盡可能參與案件執行的全過程,引導他們全面了解、監督法院執行。三是堅持執行措施、執行過程、執行結果對當事人依法公開,公正平等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始終保持中立、公正形象。四是依法穩妥采取強制措施,既及時果斷,又做到合理合法、必須、必要。

四、堅持溝通協調宣傳,打造出執行工作良好環境。一是多匯報、通報。該院堅持對執行中的重要問題、重大決策、重點案件,及時向區委、人大政府和政協匯報通報,積極爭取領導機關的重視、理解和支持。二是多協調溝通。對涉及行政機關、鄉鎮政府、骨干企業、困難企業、當事人信訪上訪以及社會各界關注重點敏感案件,堅持“法制教育在先,協調在先,調處在先”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邀請有關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和界代表出面協調執行、參與執行等方式,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三是多公開宣傳。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影響惡劣的當事人,通過新聞媒體公開曝光等方式,營造誠實守信、公平正義的輿論氛圍和良好的執行環境。對執行效果好、當事人滿意的案件以及執行法官的先進事跡,該院也通過媒體或召開集中兌現大會的形式,讓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法院執行工作,樹立人民法院的公平、正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