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掉手指的籃球機,誰該為它的瑕疵買單?
作者:計珉 盧鳳 發布時間:2016-05-06 瀏覽次數:712
小孩子天性好動,要是到了游樂場、玩具店,那更是像脫韁的野馬一般難以控制,監護人、店家、工作人員一定要一步一當心,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否則,就會像小司一樣小小年紀丟了中指。近日,江陰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小司的監護人將超市和游樂設備提供商告上了法庭。
2015年11月,6歲的小司在爸爸的陪伴下,到江陰某購物超市的游樂區籃球機上玩耍,小司玩的兒童籃球機個頭比較小,投幣之后,籃球機本該開始正常運作,但是籃球沒有滾落下來,小司就爬到籃球機上撈球,就在這時,小司爸爸聽到了一身慘叫,上前發現小司的左手中指的指頭斷了一截。雖然及時送醫就診,卻仍導致小司左中指末節離斷,只能安裝假手指,醫院建議小司于18周歲前每年更換假指,假手指的價格為兩千余元,18周歲以后,正常情況下假指的建議使用期為兩年。為此,小司及家人將超市和籃球機的生產商告上了法庭,要求得到相應的經濟賠償。
法官在審理此案時發現,籃球機上沒有標注任何生產廠家、廠家地址、產品信息,是典型的“三無”產品,但超市方卻到案發之后才了解此情況,游樂設備提供商也無法對產品生產廠家是否具有生產資質、產品是否符合玩具安全的技術規范提供資質舉證,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
承辦法官提醒廣大家長,面對琳瑯滿目的游戲設備,一定要選擇具有安全資質的,在游玩過程中,也要注意孩子的舉動,避免引起傷害。(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