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筆記本電腦,一部舊手機,一根黑色天線,再加一個無線電發送器。如此“四件套”組合在一起能做些什么?90后沛縣男子郭某和趙某動起了歪腦筋,在他人指使下,利用特定軟件編輯植入木馬病毒的短信,再冒充10086、95588等客服號碼,向周邊手機用戶發送病毒信息,一旦有人點擊這類信息再輸入資料,相關銀行卡里的資金就會被劃走,最終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就是利用這樣的手法,趙某在去年4月間,駕駛租來轎車,載著郭某和一整套設備從沛縣出發,在半個多月的時間里“走一路發一路”,在江蘇、河南、陜西、四川、內蒙古、湖北等多地,狂發短信,騙取了多名受害人的錢財。目前僅警方認定的兩人發送的詐騙短信就達100余萬條。

  21日,沛縣法院公開庭審此案,主發詐騙信息的郭某因涉嫌詐騙罪接受審判。令人唏噓的是,26歲的郭某不僅實施詐騙,還在之前一年的時間里,先后向多人販賣毒品上百克,涉嫌販賣毒品罪。

  90后被控涉嫌詐騙罪販賣毒品罪

  郭某生于1990年1月,家住沛縣朱寨鎮,因涉嫌詐騙罪,去年4月26日被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張灣區分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3日被十堰市張灣區檢察院批捕。當月15日,郭某被移交沛縣公安局。后由沛縣公安局偵查終結,以涉嫌詐騙罪、販賣毒品罪,于去年8月4日向檢方移送起訴。

  檢察機關經過審查認為,被告人郭某、趙某(另案處理)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郭某販賣毒品,應當以販賣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遂向沛縣法院提起公訴。

  在當日的庭審現場,面對公訴人指控的兩項犯罪事實,被告人郭某當庭認罪,對指控罪名沒有異議。

  頻繁銷售毒品以販養吸滑向深淵

  正值青春年華的小伙為何販毒又詐騙?事情還要從2014年說起。那一年,郭某24歲,卻已走上邊吸毒邊販毒的違法犯罪道路。郭某是如何何一步步滑向吸販毒品的深淵?他依稀記得第一次販毒的經過。

  郭某交代,2014年8月的一天晚上,大約8點多,他接到郝某打來的電話,說想買點冰毒,要4克,兩人商定每克冰毒售價200元。郝某讓送到住地,郭某便帶著冰毒來到了沛縣城區郝某的住所,用4克冰毒換了800元,一切都是那么順利。這次交易后,郭某販毒的心變得更加堅定了,之前擔心的種種狀況,似乎只要多加小心,都不會出事。

  從當年的8月到10月,郭某將毒品以每克最多500元的價格,分別賣給了郝某、韓某、郭某某、李某等至少十余人,其中,僅向郭某某(另案處理)一人銷售的毒品數量,就達到了162.5克,有時單次銷售冰毒達50克。就這樣,毒資流進了郭某的口袋。他用販毒賺來的錢,來滿足自己吸毒的需要。

  朋友喊他“周游全國”發詐騙短信

  在這期間,發生在郭某身邊的事情其實并不少,比如有毒友因吸食毒品死亡,或在吸販毒品時被公安機關查獲,這本該為郭某敲響警鐘,促使他回歸正常生活,但他沒有絲毫悔悟。

  要吸毒,錢是關鍵,而販毒的風險又很大,有時候賣給朋友還不好意思加太多的錢,咋辦?郭某希望有更賺錢的路子。好朋友趙某(1992年出生)的出現,讓他眼前一亮。

  “郭子,我這兒有個路子,來錢快還沒風險,要不要一起試試?”2015年4月的一天,趙某在郭某家打牌,說起了生財之道。趙某稱有朋友正在用設備向社會廣發有病毒的短信,希望有人能駕車在全國流動發送信息,對方可以提供設備和技術,每天還愿意拿出2000元左右的現金,供他們消費。

  郭某了解到,他只需要發送短信就可以每天分到300元,至于發送的信息有沒有騙到人和他無關。郭某一口應了下來。之后,趙某在縣城租了一輛轎車,帶著發送詐騙信息需要用的筆記本電腦、天線、發送器和手機,載著郭某上路了。

  每到一個城市就發幾十萬條短信

  從沛縣出發,郭某和趙某決定先向西走,開始“詐騙之行”。

  車子過了河南不久,便到了陜西境內,安康、寶雞,是趙某、郭某選定停留的城市。在這兩個距離徐州近千公里的城市,兩人決定放手大干一場。

  按照上線的要求,短信必須流動著發送,既可以逃避警方打擊,也是為了讓更多人收到詐騙信息,達到“廣撒網”的目的。

  于是,趙某開著車在城市里來回閑逛,郭某就把上線通過qq發來的含有病毒網頁鏈接的詐騙信息編輯到設備里,再通過軟件尋找附近基站信號,把發送號碼偽裝成10086(移動)、95588(工商銀行)、95580(郵政儲蓄)等客服電話,向周邊的人強制發送詐騙短信。而一旦有人誤信短信內容,點開鏈接并依次操作,銀行卡的資金很快就會被劃走。

  在安康發了幾十萬條詐騙短信,又在寶雞發了幾十萬條,到底騙了多少人?郭某和趙某并不知道,他們只是把發送信息的情況向上線匯報,每天拿著一兩千元的酬勞,心滿意足地準備往下一個城市進發。

  兩人流竄到湖北十堰被交警查獲

  開車從陜西很快就進入四川,郭某和趙某又在廣元停了下來,短短一天時間,兩人發送了71.6萬條詐騙信息。

  隨后,汽車駛入寧夏、內蒙古、重慶、湖北等地,兩人就這么走一路發一路,幾乎每到一個城市都要發送短信數十萬條。

  4月中旬的一天,郭某和趙某來到了達州,這里距離四川綿陽和湖北十堰都不遠。上線建議他們在這兩個城市之間選一個。

  “湖北還沒去過,干脆去十堰吧。”4月25日凌晨,郭某和趙某來到十堰,在火車站附近找賓館住下,睡到早晨9點,兩人外出繼續發信息。

  就這樣,趙某開車在十堰城區閑逛,郭某操控設備發信息。到當天下午1點多,兩人已發了6萬多條信息,沒想到在一處十字路口被警察攔下。

  發送詐騙信息的設備被警方當場查獲。經審問,趙某和郭某交代了犯罪事實,而這外出的半個多月里,郭某實際只拿到2000元酬勞。

  隨后,郭某被警方拘留,此時他還不知道,因販毒他早已被沛縣警方列為網上逃犯,這一刻,他販毒的案子也案發了。

  法官:兩罪并罰或面臨20年刑期

  在當日的庭審現場,郭某對自己犯下的罪行后悔不已,希望法院能從輕判決。

  沛縣法院審理后認為,郭某販毒數量巨大,毒品流傳面廣,已構成嚴重的社會危害,應當以販賣毒品罪追究刑事責任,量刑標準應該在有期徒刑15年以上。

  法院認為,郭某發送詐騙短信的行為也非常惡劣,雖然個人非法所得并不多,但其上線卻從中非法獲利巨大,郭某在多地發送百萬條詐騙短信,性質非常惡劣,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量刑標準應該在有期徒刑10年以上。

  “目前根據警方掌握的信息,僅在湖北十堰市發送的6萬多條詐騙信息中,就已導致約6人上當受騙,平均每人的銀行卡都被盜刷近萬元,可想而知其之前走過這么多城市發送這么多信息,得有多少人上當受騙。”主審法官表示,郭某涉嫌兩項嚴重罪名,兩罪并罰將很有可能被判處近20年有期徒刑。

  由于該案案情較為復雜,當日法庭未當庭宣判,將在合議庭評議后,擇日宣判。

  法官提醒:收到這類短信千萬別點開

  通過庭審我們可以看到,郭某、趙某發送的詐騙短信往往有比較吸引當事人關注的內容,短信中都包括一條網址鏈接,點擊后往往多次跳轉,會出現一個后綴名字為“.apk”“.rar”“.zip”“.exe”的文件圖標,如果受害人不小心點擊,就極有可能感染木馬病毒,然后監控手機里面的程序和軟件,并竊取微信、qq、支付寶、網銀等賬戶密碼信息。還會自動安裝程序,并會主動訪問手機通訊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聯系人繼續發送詐騙信息,擴散傳播。

  提醒大家,對于各種短信發來的鏈接,不管是陌生號碼,還是親朋好友發過來的,或者短信內容提到了你的名字、親朋的名字,都不要過分相信,只要接到類似短信千萬不要打開鏈接,萬一大意點開鏈接后,也不要點擊類似文件名后綴為“.apk”“.rar”“.zip”“.exe”的文件圖標,不要掃描不明來歷的二維碼。最好不要在綁定網絡支付的銀行卡里存太多錢,為安全起見,最好設定每日支付限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