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壇區法院刑庭和少年庭分別審結了兩起詐騙案。兩起看起來普通的詐騙案卻緣于同一個事實,兩位被告人亦來自同一個家庭。

  小林系河南省周口市,在他的記憶中,父親常年在外,從小渴望父親陪伴的他從鄰居異樣的眼光里才慢慢知道,父親曾因犯詐騙罪,先后兩次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父親長年服刑,母親便靠開一家小小的手機店撫養他們兄妹四人,作為家中的長子,看著母親為了這個家含辛茹苦,小林發誓長大后一定要好好掙錢幫襯母親帶大弟弟妹妹們。倍感吃力的母親平日很少管教小林,初中畢業后的他便去了一家職業技術學校讀書,小林本打算好好學一門技術早日走上社會,然而理想總抵不過現實,技校管理相對寬松,慢慢的,小林結交了很多朋友,學會了抽煙、上網,看著同學們大手大腳的花錢,他的心理開始失衡,對金錢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烈,他開始打架、逃課,甚至后來被學校勸退在家。

  2015年5月份,父親老林刑滿釋放回到家中。缺失父愛的他雖然對父親有所怨言,但很快又和父親親近起來。一日,父親一個“好友”謝某來到家中小住,整日和老林關在房間竊竊私語。兩人很快商議好重操舊業,通過打電話騙錢,再撈一把,還在淘寶上購買了大量的電話卡、銀行卡,確定了具體的操作步驟。商議好之后,發現還少一個到銀行取錢的人,謝某便提出肥水不流外人田,讓小林去取錢,事成之后給其百分之十五的提成。老林剛開始是猶豫的,他擔心萬一敗露牽連到兒子,可是小林一聽只是到銀行幫著取取錢,便愉快的答應了。老林見兒子這么積極參與,還可以多分些錢,便默許了。 后老林伙同謝某,在老林的家中,分別使用在淘寶上購買的電話卡,通過電話聯系的方式,虛構工程業務的事實,以工程需要預購軍用帳篷為由,騙取被害單位江蘇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人民幣28.8萬元。同時,小林某先后用謝某交給他的三張銀行卡在鄭州、許昌、開封、安徽界首取支取了相應款項,還購買了黃金項鏈、玉佛等貴重物品,小林的母親甚至也參與了其中的一次取款。事后,小林共分得4萬元,除一部分給家里人保管外,已被揮霍一空。

  天網恢恢、疏而不露,2015年9月間,公安偵查人員在周口將小林一家三口抓獲。經審理,小林父親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四個月,小林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讓人唏噓的是,老林不僅沒有小林的成長過程中好好陪伴教育,反而在出獄以后不思悔改,帶著小林一起行騙,使父子雙雙入獄,小林剛剛開始的人生便已折翼,經過法庭教育和今后的改造,相信小林能夠好好自醒,避免再重復父親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