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一次美麗的約會,哪知自己的信用卡被對方盯上。日前,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年并處罰金1萬元。

  負債累累,借約會偷信用卡

  小杰1983年出生,部隊退伍后回到老家江陰,做起了手機生意。因為回收了一批涉嫌盜竊的手機,他投進去的數十萬元血本無歸,而且上門追債的人越來越多。

  2015年9月,他注冊了一個名為“美麗約”軟件賬號。通過隨意搜索,他與中年女子夏女士成為好友還交換了微信。夏女士是遼寧大連人,目前在鎮江生活,離異后單身。在夏女士邀請下,小杰買了前往鎮江的火車票。

  9月16日上午,小杰到鎮江后用公共電話聯系夏女士,并告知他的手機在火車上被偷了。見面后,夏女士將自己的舊手機給小杰臨時使用,又請小杰吃飯、唱歌。

  二人在包廂內坐下后,工作人員介紹唱歌有充值活動。夏女士當即隨工作人員去前臺,用信用卡刷卡消費充值600元。此時,小杰正用夏女士的手機在微信上和家人聊天。這時,手機收到了銀行的消費短信通知,顯示卡上有7萬多元余額。正被高利貸逼得焦頭爛額的小杰眼前一亮。

  唱歌時,小杰趁機打開夏女士的包,找到了銀行卡并偷偷藏在自己的褲兜里。下一步就是找到密碼了。

  煞費苦心,騙過銀行改密碼

  聊天中,夏女士無意間表示怕被騙。小杰頓時有了主意,他拿出自己的身份證,表示彼此可以互驗身份。這個過程中,小杰記住了夏女士的身份證號碼。

  二人道別后,小杰立刻用夏女士的手機聯系銀行客服,企圖修改銀行卡密碼。由于性別不符,他四次修改密碼都沒成功。他靈機一動,拿出了被“偷”的手機。小杰先用自己的手機與一位女性朋友小杉取得聯系, 告知其夏女士的身份證號碼,謊稱夏女士發生了車禍,正在重癥監護室搶救,急需用錢卻無法說話,只能請其幫忙。隨后,他再次撥通了銀行客服電話,同時將兩部手機切換至免提模式。小杉即按照小杰事先提供的信息回答了銀行工作人員的提問。這次小杰順利修改了夏女士的銀行卡密碼。

  刷卡又套現, 4萬多元到手了

  密碼修改成功后,小杰連夜趕回江陰,并在微信中給夏女士留言,說爸爸出了車禍。夏女士看到小杰留言,還打電話詢問小杰是否需要幫助,小杰婉言謝絕。

  回到江陰后,小杰立即拿著夏女士的信用卡,來到高利貸債主那兒刷卡還了30450元的債,后又拿著信用卡套現13189元。

  夏女士給小杰使用的手機號是自己的工作號碼。17日下午,夏女士拿著身份證到營業廳補辦手機卡,因需支付手續費,夏女士恰巧沒有零錢,她才在包內找自己的信用卡,發現已經找不到。

  夏女士便打電話詢問小杰是否看到自己的信用 卡,小杰心虛說沒有看到。后來小杰又在微信中告訴夏女士,說信用卡在自己這兒,并且拍了照片發給夏女士,但夏女士還是有點不放心,于是去銀行辦理掛失。這時她才發現,信用卡已經被盜刷近4.4萬元(文中涉案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