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受害人變身行騙者
作者:茍連靜 發布時間:2016-03-28 瀏覽次數:708
無錫一女子想貸300萬“呆賬”反被騙7萬元
他本是一起詐騙案中的受害者,但上線失聯后,他索性自己做莊家繼續行騙,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一名女子先后8次向他匯款,被騙金額共計75600元。近日,無錫市北塘區人民法院審結這起詐騙案,被告人賈某某被判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五千元。
想做生意無資金 動起“呆賬”歪腦筋
80后周女士想在無錫做生意,但一直苦惱于沒有啟動資金。2014年7月底的一天,周女士在聊天軟件陌陌上的一個金融群里看到了一條留言,聲稱可以幫忙做“呆賬”,只要提供相應證件,就能幫忙申請貸款,名義上負債300萬,實際到手的貸款金額是210萬。
周女士曾經聽說過“呆賬”,在她看來,如果真有銀行內部人員辦理這種貸款,她暫時不用還本金和利息,可以若干年后再考慮還錢,那么拿到這筆錢去做生意將是極好的。于是很快將對方賈某某加為好友。
周女士還是有戒備心的,她向賈某某確認是否有前期費用,賈某某肯定地回復說沒有。賈某某通知周女士,將相關證件和個人信用報告郵寄給他,他們會把她包裝成一個企業家,大約一個月貸款就能批下來。周女士隨后將相關材料寄給了賈某某。
幾天后,賈某某給周女士打電話,說她的審核已經通過了,由于貸款的銀行卡是在珠海辦理的,需要周女士提供一張珠海本地的電話卡,所以需要交200元的電話卡辦理費用。周女士馬上通過支付寶轉了200元給賈某某。
幾分鐘后,賈某某又讓周女士交1500元材料費,周女士提出質疑,賈某某就表示他能幫她貼1000元,但要求周女士支付500元,周女士覺得賈某某還幫自己墊錢已經很不錯了,于是同意又匯了500元。
發現上當受騙轉而自己開始行騙
實際上,賈某某一開始只是個負責發廣告的下線,他本人對“呆賬”一事深信不疑,自己也想申請。在跟周女士聯系之前,賈某某已經按照上線的要求,將10600元所謂的“包裝費”匯到了上線指定賬戶。
也就是當天,賈某某收到了周女士發來的700元錢。賈某某就跟上線匯報,周女士也要申請辦理,上線立刻表示,也要收取周女士10600元,一分也不少,否則不予進行資料審核。賈某某心想,這么大一筆錢,周女士肯定不會給,當天就沒有再聯系周女士。
第二天,賈某某想再跟上線聯系時,發現對方手機已經關機,陌陌也被拉黑,賈某某明白,自己被騙了。
賈某某身上只有周女士匯給他的幾百元錢,賈某某心想,既然上線能騙到自己,那么索性自己繼續從周女士那里騙錢好了。
編造千奇百怪的借口索要匯款
從2014年8月開始,賈某某開始編造各種借口讓周女士匯錢給他:貸款審批進行到關鍵步驟,需要請客送禮,周女士先后多次匯款將近5萬元;借口自己和他人打架斗毆,如果不私了將會追究他的法律責任,一旦入獄貸款的事情肯定就沒辦法進行下去了,于是周女士匯給他“私了費”17000元;借口說自己還有一個非婚生子的孩子抱養給了別人,需要花錢贖回來,周女士又匯了5900元;上家也打架了需要錢把人保釋出來,周女士一邊說自己沒錢了走投無路了,一邊又去匯了5000元……
據被害人周女士自己回憶,有一個月她幾乎每天都要匯錢給賈某某,對方的理由千奇百怪,她每次都安慰自己,如果不匯款,貸款就批不下來,那么前期投入的錢就打水漂了,這是最后一次匯錢了,一旦貸款批下來就好了。
就這樣,直到2015年3月,周女士感覺自己先后匯了很多錢給賈某某。賈某某原來承諾的一個月就能辦理下來的貸款,大半年了都沒辦下來。周女士開始不太信任賈某某了,就讓賈某某退錢給她,她不辦理了。
這時,賈某某還說貸款已到最后一步了,退了太可惜,讓周女士再匯3000元錢,以便通過銀行的審核。周女士于是又分四次共計匯了3000元給賈某某。此后,4月、5月、6月賈某某繼續編造各類借口騙錢,周女士又匯了將近15000元。
2015年6月4日,周女士報警。
法官提醒:貸款須走正當途徑
對于受騙金額,周女士自己估計約有22萬,但由于她的匯款途徑多種多樣,有些僅有口頭陳述并沒有證據,警方最終證實了8筆共計75600元的受騙事實。
近日,北塘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賈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多次騙取他人財物,累計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遂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五千元,責令其退賠被害人75600元。
承辦法官表示,本案中被害人對于貸款一事過于強求,自我保護意識太差,在長達一年的時間中,對被告人編造的各類牽強理由不加辨析,在產生懷疑后依然執迷不悟繼續匯款,最終給自己造成了巨大損失。
法官提醒,有貸款需求時,應該找正規金融機構,走合法途徑申請,切忌一時糊涂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