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南通訊:2007年,通州法院在審理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和刑事自訴案件中,做好依法打擊刑事犯罪的同時,積極探索附帶民事訴訟的調解工作,切實加強對被害人權利的保護,使大部分附帶民事案件得以調解解決,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200719月份,共審理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和刑事自訴案件69件,其中調解、撤訴62件,調撤率達90%,同比增長  31%,且附帶民事訴訟案件被告人全部自動履行,實現(xiàn)無矛盾激化、無申訴上訪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一是強化附帶民事案件調解意識。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和自訴案件,大部分為交通肇事案件和傷害案件,且賠償標的額較大,當事人之間的矛盾極易激化,尤其是被害人,在未得到被告人適當?shù)馁r償時,往往以量刑偏輕為由上訪或申訴。通州法院認識到刑事處罰并不能完全撫平被害人所受到的傷害,因此,附帶民事訴訟中的調解則顯得尤為重要。通州法院要求辦案人員深入領會調解工作對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意義,在辦案過程中力求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調解工作來有效消除當事人的對立情緒,從而真正做到當事人服判息訴,案結事了。

二是突出兩個重點。其一,突出說服教育。由于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都是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引起的,因此,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突出對被告人的說服教育,使其意識到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以及對被害人所造成的傷害,使其真誠悔過,求得被害人的諒解,并積極地在民事上對被害人進行賠償。其二,突出親情感化。由于被告人一般被采取了強制措施,因此,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積極利用被告人親屬、朋友,配合法院做被告人的調解工作,使其認識到只有積極賠償被害人的損失,才能在刑事上獲得較輕的處理。有相當一部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通過法院的調解,由被告人的近親屬、朋友自愿出資給被告人賠償給被害人。

三是找準“三個點”,即矛盾集中點、時機切入點、利益平衡點。其一,抓住矛盾的集中點。通州法院在附帶民事訴訟案件調解工作中,善于抓住原告人和被告人的矛盾集中點,注重從源頭上解決矛盾,使雙方達成和解。特別是針對一些鄰里糾紛引起的傷害案件,善于從雙方發(fā)生矛盾的原因上,尋找調解工作的突破口,使案件案結事了;其二,找準時機切入點。在附帶民事案件立案承辦人接手后,即立即著手開展附帶民事案件的庭前調解工作,力求在開庭前調解解決。特別是符合判處緩刑的被告人,抓住其不想被判處實刑的心理,力爭在開庭前將賠償款籌措到位;其三,把握利益平衡點,堅持依法調解,堅決杜絕違法調解。一方面,不承諾被告人賠償款是否到位而無原則地從輕判處;另一方面,對原告人無法律依據(jù)的賠償請求,不無原則地一概予以支持,以免造成“以錢贖刑”等不良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