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在家的老劉,經朋友介紹考慮種植花草打發時間。一番思量后,老劉決定在家里種植一缸漂亮的水草。于是,他花大成本購買了水族箱、底砂等栽植水草,開始打造自家的水中“小森林”。

  在老劉的悉心打理與栽培下,他家的水草異常繁茂,數量也不斷增加。為此,老劉很有成就感,他覺得郁郁蔥蔥的水草給自己的生活平添許多生氣與希望。但不想,他的這項“雅致”興趣愛好,卻引起了隔壁老張的不滿。

  原來,老張家與老劉家相鄰西南角的墻面發生了霉變,進而造成老張家緊靠著該面墻體的櫥柜、天花板、地板等被水漬侵蝕、損壞。經多方查找原因,老張認為是因老劉長期在房屋內養殖水草,導致房屋內積聚了大量的水氣,而這些水氣滲透進入兩間房屋之間共用的墻面,致使霉變產生。

  于是,老張找到老劉溝通,希望其不再種植水草,但老劉認為墻體受潮與養殖水草無關。雙方爭執不下,多年的鄰居就此交惡,一點小磕碰就惡語相向。

  隨著墻面潮霉越來越嚴重,失望和氣憤的老張最終一紙訴狀將十幾年的老鄰居告上了法院,要求老劉恢復其家的居住性質和功能,并賠償自己地板,墻面,櫥柜的修復費合計9900元。

  法庭上,老劉承認自己的確在室內種植了水草,老張家房屋的西南角地板和墻體也確實受潮,但受潮原因和樓層、季節、建材質量及使用年限均有關系,不會是自己種植水草造成的。現在僅同意恢復其自家的居住性質和功能,不再種植水草,但不同意賠償老張修復費。

  由于雙方就房屋潮濕的原因爭執不下,老張依法申請專業機構對墻體發霉原因進行檢測。檢測結論顯示,老張家部分房間裝修受潮損壞主要系相鄰的老劉家潮氣長期滲入所致,同時老張家自己的淋浴房防水措施不到位,對房間受潮也有影響。法院經審理認為,老劉同意恢復其房屋的居住性質和功能,與法不悖,應予準許。專業機構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具備事實和理論基礎,予以認定。關于老張要求賠償修復費的主張,因老張未提供足夠確切的具有司法依據的修復證據,最終法院根據司法鑒定意見書的鑒定意見,并綜合考慮老張家房屋裝修使用年限及折舊等因素,酌情確定賠償金額為5000元。

  本案中,老張家的墻體受潮可以通過肉眼觀察確定,但受潮原因是內在的,僅憑視覺觀察無法確定。故根據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老張主張墻體受潮系老劉家養殖水草引發的,其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在雙方對受潮原因爭執不下的情況下,老張依法申請具有專業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檢測,并出具鑒定意見,基本查明了受潮的原因及各方的責任情況。法院依此作出相關判決。

  為此,筆者提醒大家,在生活中培養和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無可厚非,但是也要有限度,即不能給相鄰方造成妨礙。如果因自己的興趣愛好,造成房屋居住條件的改變,給相鄰方生活造成困擾,即應當排除妨礙、恢復原狀,對于由此給相鄰方帶來的損失負有賠償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