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網站”也不靠譜 原來賣的都是假藥
作者:金琦 顧濤 發布時間:2015-12-23 瀏覽次數:892
隨著網上藥品交易的日益普及,一些制、售假藥的不法分子也將目光投向了網絡這個虛擬世界。廣東男子李某通過開設藥品“官方網站”,公然銷售治療風濕類疾病的假藥,達到一萬五千余元。昨日,南通市港閘區法院審結這起案件,李某因犯銷售假藥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并處罰金八萬元。
2014年9月,港閘區一居民陳某攜帶從網上購買的藥品“公牛牌風濕骨痛靈”到南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咨詢真偽,后經鑒定為假藥。當年11月,港閘區公安分局對該案進行立案偵查,次月將銷售假藥的李某從廣東抓獲,當場從其家中查獲大量公牛牌“痛風靈”、“風濕靈”、“風濕骨痛靈”、“坐骨腰痛丸”等藥品合計500余瓶。經南通市藥監局鑒定,上述藥品均為假藥。
據李某交代,他曾經在淘寶上賣過電器用品以及保健品,但生意并不好。2014年,李某看到治療風濕類的藥品在網上賣的挺火,遂請人制作了“公牛牌官方網站”,并在互聯網上發布“公牛牌風濕骨痛靈”等藥品的銷售廣告。為提高網站的可信度,李某申請了400的“官方電話”,網站還提供人工客服服務,李某化名“李醫生”接受患者咨詢。患者下單購買后,李某再通過快遞公司以貨到付款的形式將藥品送至患者手中。而上述藥品都是李某通過淘寶網向上家以每瓶15元至20元的價格購買,再以35元至45元的價格銷售給患者。這些藥品均屬于未經國家批準生產或進口的藥品,系假藥,部分藥品還檢驗出含有禁止添加的成分。
法院審理認為,李某在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無視藥品的真假,無視患者的生命健康,通過互聯網銷售假藥,其行為已構成銷售假藥罪,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一審宣判后,李某不服,向南通市中院提起了上訴。
承辦法官提醒,網絡上充斥著大量夸大、虛假的廣告,購買藥品最好到正規醫院、藥店購買。如需要網上購買,可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對方是否具有相應的藥品銷售資質,同時保存好相關證據,以備維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