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法院巧借合力成功調處一件交通肇事案
作者:陳德嚴 發布時間:2011-11-17 瀏覽次數:471
“被告人李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隨著法槌一聲落下,被告人妻子含淚朝法官和旁聽的被害人親屬深深鞠躬,連聲道謝。讓大家感動的是,被害人的兒子摒棄前嫌,攙扶著被告人妻子走出法庭,帶著她驅車前往看守所將李某接出,并將李某一家送回了家。這種在影視文學作品中才呈現的情景卻真正切切的出現在法官的案件中。是什么原因使交通肇事案的被害人親屬如此諒解了被告人?
今年6月,李某駕駛摩托車與殷某相撞,致殷某顱腦損傷。事故發生后,李某撥打120,隨車送殷某到醫院治療,并主動投案。5天后殷某終因搶救無效死亡。事故經認定,李某負主要責任。
主審此案的張俊法官說:這件交通肇事案件案情本身清晰明了,并不復雜。復雜的是被告李某家是市里掛上號的特困戶。李某家在農村,上有年邁的父母需要扶養,下有患白血病的妻子需要常年吃藥,兒子上學一直靠金壇市政法委資助,現在剛剛考上大學。李某是家里唯一的頂梁柱。這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原本就貧困的家庭頓時雪上加霜,搶救治療費用都成了大難題,何況其他?
怎么辦?面對如此司法天平的兩端,合議庭在開庭前、休庭期間多次走訪村委、雙方親屬,了解情況、做工作,發動雙方所在村委會干部共同調處。李某所在村委非常重視,立即組織李家親戚召開大家庭會議,根據各家經濟情況“分攤任務”,你三千他五千,幫助籌借賠償款,雙方初步達成了調解方案。被害人親屬作了讓步,接受了被告人親屬賠償10萬元的數額。被告人親屬覺得數額確實不多,積極奔走,四處籌借,但因能走動的親戚家確實能力有限,只借到了數額的一半5萬元。被害人親屬聽說只借到5萬元,心里難以承受,認為已經不能再少,與按法律規定賠償數額已是天壤之別,說好的數額又變卦,肯定是不愿意。調解工作又陷入僵局。承辦人及時向院領導作了匯報,院領導非常重視,同時向政法委匯報了案情,爭取力量合力進行協調解決。很快,政法委根據本案特殊情況,特批了3萬元作為救助基金。在金壇法院、政法委、村委等多個部門的合力協調下,雙方達成新的賠償方案,被害人親屬也同意余款2萬元由被告人以后分期履行。雖然被害人親屬沒有拿到法律規定的賠償款,但被害人親屬非常感動,一是感謝政府,二是被告人親屬也確實盡了努力,便出具了請求對被告人從輕處罰的諒解書……這才出現了本文開頭感人的一幕。
見此情景,法官們心中更是感到無比欣慰,他們心里最清楚,這樣的結果真的來之不易。
這是金壇法院努力運用司法能動手段化解矛盾,促成案結事了人和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