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騙也講數據分析 5位白領代刷信譽刷掉八萬元
作者:楊萌 發布時間:2015-11-16 瀏覽次數:721
當前隨著網絡的日益飛速發展,網絡詐騙犯罪日益嚴重,蘇州一男子之前經營淘寶店根據銷售情況分析,認為上海女性收入較高,是自己行騙的首選對象。今年以來,他在網上選擇性結交了若干上海女網友,聊熟后謊稱自己與他人合伙經營的淘寶店需要刷信譽,采用讓被害人付款購買數碼產品的方式,騙取手機、平板電腦等財物。近日,蘇州市姑蘇區法院審結了這樣一起案件。
最近,在上海工作的方小姐有一些郁悶。前陣子她在某交友APP上認識了高大帥氣的宋某,宋某和她年齡相當,談吐體貼風趣,他們用微信聯系了兩周,非常聊得來。一次,宋某吞吞吐吐地表示,自己和好友合開了一家淘寶店最近需要刷點信譽,問方小姐可否在淘寶店拍下兩臺iphone 6 plus到指定地址,到時候店里會發出空包裹,他會把所付款項轉賬給她。方小姐答應了,她見宋某發了張支付寶轉賬的截圖給她后便毫不懷疑地在店里下單了。然而,方小姐事后查看自己的支付寶,發現宋某轉給她的錢并沒有到賬。她滿懷疑問地詢問了宋某,宋某一口咬定錢已經轉了,沒到賬是因為系統滯后。又過了一天,眼看物流已經顯示簽收,方小姐急了,她再聯系宋某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她聯系了拍下訂單的淘寶店后才發現,店主根本就不認識宋某,更別說和他合伙做買賣了,原來方小姐被騙了。事發后,方小姐發現自己還不是最倒霉的,同城的一位吳小姐前后被宋某騙了財物價值4萬余元。宋某被抓獲歸案后,經查明宋某用同樣的手段共計詐騙5次,詐騙數額達八萬余元。
姑蘇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宋某構成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六千元,并責令宋某退賠贓物折價款給被害人。
法官提醒:對于微信等交友類網絡詐騙,犯罪分子一般是通過網絡交友工具,編造虛假身份,與異性進行網絡交友,在騙取對方信任后,選擇時機提出各種理由騙取錢財,得手后立即消失。在此提醒廣大網友,在網絡聊天時,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態,學會自我保護,要注意核實對方真實身份、保護個人隱私,遇到財產和感情問題更要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同時,發現受害后,千萬不要礙于情面及麻煩不愿報警,致使罪犯逍遙法外繼續騙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