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一句氣話揭開孩子“身世之謎”
作者:陳德嚴 王蕊 發布時間:2015-07-31 瀏覽次數:779
“哼,孩子還不一定是你的呢!”這位丈母娘萬萬沒想到,在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法院離婚調解現場的這句置氣話竟一語成讖,在事后意外揭開了外孫女的身份之謎。
劉某(男)與呂某(女)相識于2011年秋天的一場酒會上,次年1月1日,他倆開始同居生活,并于2月情人節領了結婚證,當年10月份生育一女小囡囡(化名)。2015年6月,雙方因感情不和起訴離婚。
在法庭調解階段,劉某稱女兒姓劉,是劉家的血脈,舍棄什么都不能舍棄孩子。呂某稱女兒是自己的心頭肉,已經失去了家庭,不能再失去孩子。雙方為女兒的撫養權爭論不止。正在爭論時,這位丈母娘就冒出了這句氣話,正在焦急爭取撫養權的劉某當時沒顧著多想,最后撫養能力較高的劉某爭取到了女兒的撫養權。
回到家后,劉家人對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欣喜不已,而劉某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他看到女兒天真可愛的臉龐更是思緒萬千,昔日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小家庭如今卻無影無蹤。
“哼,孩子還不一定是你的呢!”失落中,劉某時不時地總想起在調解室中呂某母親無意間說的那句氣話,猶如針尖一樣穿刺著劉某這顆恍惚的心。
“為什么她要這樣講?難道前妻還有什么隱情一直沒講?”越想越氣,越氣越疑,回想去年女兒醫院看病時,醫生要給女兒做個全面血檢時,呂某百般阻撓的表情……再看看眼前的女兒,似乎看起來與自己沒有一點也沒有相似的地方。
“不行,這里面肯定有隱情,她肯定知道什么才這么說的,我一定得弄個水落石出!”
第二天一大早,劉某就帶著女兒到某司法鑒定中心做了親子鑒定。鑒定結論顯示,排除劉某是小囡囡的生物學父親。得知鑒定結論那一刻,劉某的胸口猶如被重拳擊中,有一會兒心臟好像停止了跳動。怒火在劉某心中燃燒,燒掉了對呂某僅存的一點點情感!
當日從南京回來后,劉某第一時間到金壇區人民法院起訴變更小囡囡的撫養關系,同時要求呂某返還小囡囡的撫養費28511元,并承擔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該起訴訟距離他們上次離婚訴訟相隔還不足一月。接到傳票的呂某,拿著法院送達的鑒定結論也懵了。
在庭審中,劉某仍控制不住自己憤怒的情緒,稱自己婚后將工資卡交給呂某保管,呂某婚后一致沒有出去工作,為了保證生活質量,劉某的父母每個月給他們2000元補貼家用。孩子出生到現在的奶粉、尿不濕、擺喜宴、過年過節發紅包,都是劉某父母包辦的。平時里劉某父母將小囡囡視為掌上明珠,悉心呵護,可如今才知道孩子不是劉家血脈,不僅蒙受恥辱而且情感受到重創。劉某堅持要求呂某一定要返還撫養費和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呂某則辯稱,自己在婚前結交異性朋友并沒有觸犯法律條文,和劉某同居后也未越過道德底線,而且當時兩人在一起時,已經將自己的往事和劉某及其家人交待清楚。當時劉某表示不在乎過去,所以劉某應對小囡囡不是親生的有一定的預判和辨知,不同意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承辦法官在調解無果的情況下,對本案作出判決。夫妻雙方應當相互忠誠、互幫互信,因劉某非小囡囡生物學父親,撫養權理應有呂某承擔。同時結合劉某、呂某正式確立戀愛關系和領取結婚證的時間,呂某應給付劉某撫養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合金4.2萬元。
“我生的一定是我的,但不一定是你的”,一句網絡笑語演繹成現實。
承辦法官感嘆,本案中,原被告雙方當事人爭來爭去,吵吵鬧鬧,相互傷害。可他倆哪里知道受傷最深的并不是他們自己,而是那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