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自己無止境的博彩欲望,假冒老板招搖過市,以開工廠、向客戶送禮等幌子欺瞞眾人,騙得財物十萬余元。近日,吳江法院對涉案的沈某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一萬元。

 

為了面子包裝自己

 

沈某現年42歲,吳江本地人,雖說已到不惑之年,但對家庭、事業仍然毫無責任感,整日游手好閑。早在六、七年前,他也曾努力發奮過,到處跑活接做銅字生意,但由于生意實在不景氣,最后不了了之。這之后,沈某與妻子離了婚,女兒丟給自己的父母照看,成天游蕩在外。

 

做了“自由職業者”的沈某為了來錢容易,逐漸迷上了買彩票并當成一份“事業”堅持。每期彩票沈某幾乎都不落下,每次買券動輒幾百上千元。雖然誠心但運氣實在差點,中的只有幾十或幾百元的小獎。

 

沈某經常分散在多個彩票亭買彩票搏運氣,因為買的次數多了,和彩票亭的老板們變得熟絡起來。老板們見沈某總是出手闊綽,就對他的身份很好奇。為了保住面子,沈某謊稱自己是開廠的,新造的廠房就在某某電子廠對面,并且即將開業。沈某對遇著的人都這么自稱,因為他的出手、談吐使得與他接觸的人都深信不疑。

 

義字當頭強擺闊氣

 

自稱老板的沈某時常在某咖啡店喝喝茶,偶爾也會去咖啡店邊一家雜貨店里買買香煙。慢慢地,沈某也會與老板娘嘮嘮嗑,他還是用那一套伎倆騙人。老板娘信了,有時還會賒幾包香煙給沈某,并且委托沈某介紹幾個親戚到其新廠上班。

 

2010年過年前,沈某的朋友來找其請客吃飯,沈某夸口:“錢沒有的,香煙我來。”于是,沈某找到老板娘,稱新廠要聯絡客戶,需要進點香煙來送,帳先賒著。幾日后,朋友如約而至,沈某開著車去取香煙,算算人頭有2030個,一下就取了15條硬殼中華、12條軟殼中華。車到半路,朋友來電話說大概有50個人,沈某折返雜貨店,又拿了17條硬殼中華、6條軟殼中華。瀟灑過后,沈某按人手一條的分配比例將這么多香煙全都分發了。

 

聚會過后第二日,沈某又來到雜貨店,以還要送客戶、父親出院需送禮等理由騙了數條中華香煙,騙來的香煙又被其充闊氣送了朋友。

 

借錢賒帳又騙車子

 

因為中獎的幾率實在很低,沈某常常入不敷出,所以需要大量的現金來買彩票。利用雜貨店老板娘對他百分百的信任,沈某又開口問其借錢。沈某說要去杭州請客接生意,但身邊周轉不靈,想借個23萬元。老板娘二話沒說,立刻拿出了店里的僅有的現金和自己銀行卡里的錢。后來,沈某又以家人生病住院了急需現金、廠里進貨還缺錢等措辭借錢,老板娘當時身邊沒錢還特意去借了錢湊給沈某,而沈某則把騙來的這幾萬元錢全都貢獻在了彩票事業上。

 

除了“借錢”,沈某還“借車”。為了和朋友碰頭方便,沈某問人租了一輛車子,預付了1000元押金,講明過幾天就還。幾日后,車主向沈某要車,沈某稱自己在外地,車子還有用處,所以要再借些日子。其實,沈某正要去福建辦事,苦于沒錢就以7500元的價格把車子賣給了收二手車的人,并告訴人家車是別人欠錢抵押給他的。

 

沈某還用同樣的手段“借”了多個彩票亭老板的錢。他們或因為要沈某介紹親戚進廠工作,或認為沈某是個老板肯定能還上,于是,有的同意給沈某賒彩票錢,有的直接借錢給沈某。當然,他們也催沈某還錢,但沈某總以各種理由推脫。

 

破綻百出露了老底

 

對于借了錢的,沈某稱廠里董事長不給報帳所以還不上;對于借了車的,沈某稱車在外地無法歸還;對于賒了彩票錢的,沈某要了他們的銀行卡號說會打錢到帳但遲遲不見蹤影;對于答應了要安排人到廠里工作的事,沈某則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好戲。

 

買彩票時沈某認識了沒有工作的小麗,為了顯擺自己假老板的身份,沈某承諾聘請小麗到廠里來當會計。因為連續被催落實工作的事,沈某告訴小麗,要和自己一起面試一批員工,地點就在他常去的咖啡店。好戲如期上演,蒙在鼓里的小麗還真以為自己的工作有了著落,那些來面試的人也一本正經地留下了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系方式,此時只有沈某一人偷著樂。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借錢借車的人眼看自己的錢財打了水漂,托沈某介紹的工作也毫無音訊,于是,他們去了沈某聲稱建好的廠房及周圍的工廠詢問情況,還去了沈某的家里和附近鄰居家打聽,恍然發現全被沈某欺騙了,趕緊報了警。(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