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或許真的似網文所說“如飲水自知”。夫妻相處久了,雞毛蒜皮小事累積,性格差異逐漸放大,如果難以調和,難免會走上離婚之路。對于再婚家庭來說,如何在婚姻中自處就更是一門學問。希望看過下面文字的你能有點感觸。

  常某和許某都是二婚,是在常某的親戚吳某家里打牌認識的。常某和許某都單身多年,相處了一段時間發現處的還可以,就匆匆去領了結婚證。由于是二婚,也沒怎么操辦,就請親戚和媒人吃了頓飯。

  雙方婚前雙方均生育有一個兒子,常某的兒子離婚時候判給前夫,所以一直是前夫在帶。許某的兒子是他自己在養,和常某許某生活在一起。婚后不久,常某就發現許某脾氣比較暴躁,不說三句就發火,而且教育孩子特別沒有耐心,動輒對孩子就打罵呵斥。所以許某的兒子對自己的親爹許某沒什么感情,反倒是對關心愛護自己的后媽常某很有感情。而且時日越久,常某越發現自己和許某合不來,許某喜歡喝酒打牌,經常不歸家,為此常某沒少說他,開始可能是拌嘴,后來就演化成動手腳了。后來許某的兒子長大之后獨立成家,常某和許某的矛盾也進入了白熱化,最后以常某起訴到法院告終。

  法庭上常某列了許某幾大無法忍受之處,包括脾氣暴躁、不顧家、有暴力傾向等等。許某拒不承認,說常某無理取鬧。雙方把“戰場”轉到了法庭之上。法官詢問許某是否同意離婚時,許某堅持認為雙方感情沒什么大問題,自己還可以挽回這段婚姻。但是當許某拿出幾份報警記錄和醫院病歷,陳述雙方沖突之時,許某也沉默了,估計在心里也清楚雙方是無法再過下去了。最終法院判決雙方離婚。

  【法官提醒】再婚家庭往往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再婚雙方在選擇對象時有時候是湊合和妥協的態度,而且從認識到結婚相當快速,甚至來不及徹底了解對方。但婚姻是以了解和信任為前提的,婚后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再婚家庭尤其需要好好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