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蘇州市區,一銀行樓下,沈女士激動而又不安地將銀行卡插進了自動取款機,旋即一張張粉紅色的百元人民幣被吐了出來。100張,10000元,分文不差!幾天后,一封充滿盛情的感謝信從長江以南飛到了遙遠的阜寧縣羊寨法庭:“尊敬的法官你們好,當時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只去了一趟阜寧,一根煙都沒花,五天后就拿到了10000元。你們答應給我追回債務,叫我回家等,我當時還以為是推托之辭。你們待人心誠,不偏袒本地人,不欺騙外地人,公正辦案……我全家永遠感謝你們!”

 

今年10月某日,羊寨法庭來了一位蘇州女士,她訴稱,半年前,法庭轄區農民陳某因經營需要,向她借了10000元,可這人從此杳無音信,她在費盡周折討要無望后,把最后的希望押在了她并不抱多大希望的債務人家鄉的法庭上。由于既無債務人現在準確的住址,又無任何聯系電話,也不知道其下落,法官一時犯了難,然而望著沈女士充滿無助與信任的眼神,值班法官毅然表態:一定竭盡所能幫你討回來!并請沈女士先留下聯系電話,回家耐心等待。沈女士走后,法官請來陳某所在村的村組干部,又和當地特邀調解員聯系,分別來到債務人家里和他在本地的親戚家里,一次未說通,再次登門,不厭其煩,以最大的誠意,最親切的話語,終于打動了對方,聯系上了債務人。法官對其進行了嚴肅的教育,要求他限期將錢送到法庭。為避免沈女士往來奔波及旅途費用,法庭即要來沈女士的銀行卡號,如數匯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