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發布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處罰典型案例,彰顯過罰相當執法理念
作者:人民網江蘇頻道 應巧玲 發布時間:2025-09-30 瀏覽次數:4520
9月28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了一批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處罰典型案例。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布的案例涵蓋價格、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產品質量、特種設備安全、食品安全等多個行政執法領域、不同裁量階次。
嚴懲違法,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在一起快遞企業涉嫌串通操縱攬件價格案件中,甲、乙等5家快遞公司通過共同成立總公司、統一調價、分配單量等方式操縱攬件價格,破壞市場競爭秩序。某市市場監管局依法作出處罰決定。部分企業不服處罰提起行政訴訟,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企業行為構成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市場監管部門量罰適當,判決駁回原告訴請。該案明確了價格違法的認定標準,彰顯司法機關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堅定立場。
另一案中,某公司因將普通實木家具虛假標注為“國標紅木”銷售,被市場監管部門查處,涉案貨值金額達528萬余元。法院判決支持市場監管部門作出沒收91套非國標紅木家具并處罰款280萬元的決定,強調誠信是企業經營之本,通過裁判引導企業守法經營,保障消費者權益。
在一起樟腦原料藥橫向壟斷協議案中,國內僅有的三家符合《中國藥典》標準的樟腦原料藥生產企業通過會面、微信等方式協商價格、分割市場,排除限制競爭,導致價格異常上漲。省市場監管局根據各企業在壟斷行為中的作用、獲益程度、配合態度等因素,差異化處以銷售額1%至5%的罰款。該案是反壟斷執法在原料藥領域的重要實踐,彰顯精準懲戒與寬嚴相濟的執法理念。
某電梯工程公司多次交付未經監督檢驗的電梯,并偽造使用標志,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因其在一年內重復違法,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從重處罰,沒收當事人違法所得,并處罰款280000元。該案警示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必須嚴守安全底線,切實保障公眾生命安全。
過罰相當,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在查處某公司高額非法收取水電費行為過程中,因該公司拒絕提供監督檢查所需材料,市場監管部門對其作出罰款7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后在訴訟中,法院認為該公司雖未按期提交價格監督檢查材料,但已積極整改退費,且經營困難,原量罰較重。經法院釋明,市場監管部門主動調整罰款金額,企業接受并撤訴。該案體現了行政處罰中過罰相當原則的靈活運用,促進爭議實質化解。
某公司在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到期后仍繼續對外宣傳,以此達到提升企業形象、謀取競爭優勢的目的。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后,綜合考慮其曾獲認定、系初犯、危害輕微且及時整改等情節,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轉而加強指導,幫助企業排查風險。該案反映了執法機關在嚴守底線的同時,給予企業容錯空間,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
此外,某酒業公司因銷售少量過期茶葉被處以罰款5萬元。在行政復議中,某區政府認為該企業系初次輕微違法,未造成危害后果,存在小過重罰情形,決定撤銷原處罰并責令重作。某區政府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監督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功能,通過糾正“小過重罰”,規范了涉企行政執法行為,有力推動了行政機關提升涉企執法水平,為建設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此次發布的案例集中展現了司法機關與市場監管部門在執法實踐中嚴格遵循過罰相當、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既有力打擊違法行為,又注重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積極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下一步,相關部門將繼續發揮典型案例的指導作用,不斷提升市場監管執法效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