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啟東法院立案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位聽障當事人送來一面錦旗,承載著肯定與信任,向法院表達了“無聲”的感謝。

2024年12月,郁某因交通事故提起民事訴訟,同時向法院申請顱腦損傷后智能及精神障礙傷殘程度鑒定。第一次鑒定過程中,因郁某為聽障人士,鑒定機構以無法進行有效溝通為由退案。經啟東法院多次協商溝通后確認,如果有手語翻譯協助可繼續進行鑒定。

“法官,這手語老師讓我們去哪里找,而且我們找的手語老師,保險公司也不一定認可呀!”得到鑒定機構退案消息的郁某親屬在電話里焦急地說道。工作人員耐心安撫家屬情緒,表示法院會幫助其解決困難。

為切實解決郁某的實際困難,法院依托“總對總”在線多元解紛機制,與啟東市殘疾人聯合會溝通此案實際困難,同時發函要求建立訴訟輔助人員名冊,最大程度解決殘疾人參加訴訟活動的不便。很快,法院收到了殘聯的回復,“法官,請轉告當事人,殘聯已提供手語專業人士名單,如果有需要,鑒定結論出具后,我們也愿意協助調解!”

3月26日,啟東特教學校手語翻譯季老師與法院鑒定人員一起前往南通,面對面提供翻譯服務,輔助鑒定機構現場問詢,郁某的傷殘鑒定工作最終順利完成。

尊重和保障殘疾人權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啟東法院積極落實最高人民法院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為殘疾人提供更加優質訴訟服務的十條意見》,通過建立市殘聯訴訟輔助人員名冊、提供盲文版訴訟指南、訴服中心無障礙設施等方式,不斷強化訴訟便民機制,做深做實殘疾人司法服務工作,提供有溫度、無障礙的訴訟服務,更好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