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社區居民對民間借貸風險的防范意識,3月28日下午,興化法院民一庭走進海池社區居委會,以“民間借貸中的借與防”為主題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該活動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現場互動氣氛熱烈。

專題講座環節,法官助理胡自源運用“以案釋法+法條解析”的雙軌教學模式進行講解。首先,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簡單案例,讓居民們清晰地了解民間借貸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的界定。接著,胡自源針對利率上限、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以及訴訟時效等居民日常關心但又較難理清的問題予以詳細闡釋。在講解利率上限時,他著重提醒居民們警惕高息借貸陷阱,防止因盲目追求高收益而遭受經濟損失;針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問題他通過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情形,助力居民準確判斷債務性質,從而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關于訴訟時效方面,強調了及時主張債權的重要意義,避免因錯過時效而失去法律保護。

“法律問診”互動環節中,針對“僅有轉賬記錄能否主張債權”的典型問題,干警們創新式運用“要件式”解答法:首先援引《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關于起訴條件的規定,明確主張債權需具備借貸合意和款項交付雙重證據,隨后建議通過“電子存證+證人證言”補強證據鏈。對現場未能即時解決的“債務人失聯”個案,及時建立“一對一”跟蹤服務機制并發放《訴訟指引清單》。

此次普法活動通過“案例教學+實務指引+跟蹤服務”的三維模式,使居民對民間借貸的合法性邊界、證據留存要點、維權路徑等形成系統性認知。下一步,興化法院將持續開展“法潤民生”系列普法宣傳活動,發揮司法職能作用,為構建法治社會貢獻法院力量。